从“三十载生日”中喜看新巨变

铁路评论   2018-01-03 08:35:23  浏览 作者:周忠华

1987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座现代化火车站在当时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正式建成。2万平方米的主楼采用“高架候车、南北开口”格局,站内18部电梯供旅客进出,16间候车室空调覆盖,共设售票房5个,线路15条、长500米的站台7座,东西两侧各设一条9米宽旅客地道,形成客流高进低出、无迂回交叉布局,这一模式也被之后全国各地广泛采用。(源自《上观新闻》)

八十年代乘坐火车去过上海的朋友们,最深的印象一定是上海新客站的大气和“人气旺”。做为全国经济“龙头老大”和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倍受国人关注的。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上海铁路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骄人成绩,如今,往来上海的高铁达到900列以上,当日客流量超过60万人次,为上海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推动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上海新客站的建成到使用,已历经三十载。新客站建成使用的当年发送旅客就达到1859万人次,可以说,对于上海铁路运力、运能的提升,上海新客站绝对“功不可没”。而在服务旅客方面从人工售票的“排长龙”到微机联网售票再到12306网络定票的问世,笔者认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上海铁路在为民服务上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如今,“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形成了以上海为铁路运输“大枢纽”的中心地位。30年客流翻了5倍,这是我们能从上海站三十载的生日中,看到的上海铁路发展取得的新巨变、新成就、新成果的最直接“证据”。如果没有科学的规范管理,这些成绩是无法取得的。

2017年,上海铁路运送旅客突破“亿人次”大关,佳绩的背后,是十几万上铁人的不懈努力。笔者相信,未来的发展,上海铁路会把更好的服务“展现”在每一位旅客面前。

  • 恰是沪上好风景,“而立”车站再启航
  • 涌动的希望
  • 厉害了,我的中国高铁
  • 客流破亿的背后是旅客满满的幸福感
  • 乘着高铁 任行神州
  • 高铁出行渐成人们首选
  • 十年高铁奏响铁路侧供给改革最强音
  • 火车站禁烟要打好“长久战”
  • 给无锡站的感谢信
  • 定向赛里寻“初心”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