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激活小城春

铁路资讯   2019-05-12 08:28:05  0浏览 作者:

在甘肃省定西市,有一个名叫通渭的县城。这里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一直得不到开发。2017年,风笛声响,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营让这座小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通渭的全膜玉米、马铃薯、粉条、蚕豆、中草药等地方特产搭乘高铁的东风,走向了全国。另一方面,鹿鹿山、通渭温泉、民间书画,越来越多的“通渭特色”正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

高铁激活小城春。高铁拉来的经济红利,让通渭这座小县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月的金城兰州,清晨还有点微凉。梁森拉了拉领口,扶着姨奶奶马玉平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寻专程来兰州看望她的姐妹马玉英老人。从老家通渭坐高铁来兰州的马玉英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姨奶奶有些担心,拉着梁森一早就在兰州西站的出站口等着接站。

2009年马玉英老人摔伤后行动不便,姨奶奶也经历了一场手术,身体都不硬朗的两位老人经不起长途乘车的颠簸和劳累,时至今日,已有整整10年未曾谋面。

“来了、来了1看见马玉英老人远远走来,姨奶奶显得有些激动。顺着姨奶奶招手的方向望去,兰州西站的工作人员扶着步履蹒跚的奶奶。两位老人见面,四手紧握,眼泪划过脸上的褶皱,一时无语凝噎。高铁开通,天堑变通途。借着复兴号便捷、高效的东风,两位老人实现了重逢的梦想。

看着这一幕,梁森想起了2000年。那时的他坐着一辆拉货的卡车第一次来兰州,坐着卡车一路颠簸了6个多小时,放眼望去是翻不完的大山。2001年通渭接入国道,通渭到兰州的车程缩短至3个小时,梁森踏上了去兰州的求学路。那时起,他的记忆里只有寒暑假家乡的冬夏、再无春秋。2016年,梁森进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务段工作,家人每逢看到宝兰高铁的新闻都会给梁森打电话,询问高铁修建的进度。期盼和喜悦之情让梁森为自己在铁路工作而自豪。

2017年7月,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营打通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西北地区高铁接进了全国高铁网。梁森的家乡通渭县就在这“最后一公里”上。从此,他回家的路程从3小时变成了52分钟。52分钟拉近的不仅是城市间的距离,还有家人之间的亲情;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方便快捷,还为通渭这个“苦瘠之乡”打开了希望之门,让“陇上神泉”“翰墨通渭”走得更远。

“万壑琼瑶早雪天,灵泉汩汩泛青烟,路人莫讶色如涨,谁煮金鹅不记年。”这首诗描写的是通渭的温泉。传说孙思邈发现“泉在山涧流,鹿在林中游,百鸟空中飞,樵夫花中行”的通渭温泉后采四周草药在泉边制药,并把成药注入温泉供百姓泡浴治病,百病尽出,由此得“神泉”之名。但诗句中,也提到了通渭的交通不便,“万壑”就是最直观的表达。

同样被交通限制的还有通渭的鹿鹿山。鹿鹿山气候温润、土质绵厚疏松,是云杉等树种的适宜生长区。山上2万亩云杉林直插云霄,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从鹿鹿山到县城,一路上山峦尽披绿装、梯田如画,一片郁郁葱葱的绿地上桃杏花灿若烟云,雉鸡、野兔不时出没其中。生态的山水美和书画的翰墨美相映相托。如今,一到周末,坐着高铁来旅游的人便络绎不绝。高铁让通渭成了周边城市的“后花园”“大阳台”。

通渭人崇尚耕读,尊师重教的耕读文化是刻在通渭人骨子里的,不少农民既是庄稼把式,又是民间书画艺人,“锄含云水笔含墨,犁罢梯田种砚田”是对通渭民间文化最真实的写照。宝兰高铁开通后,通渭县从书画大县到书画强县的变化尤为明显。被交通“卡脖子”的通渭注入高铁活力后,西安到通渭不到2小时,书画交流之路更便捷,来通渭交流的画家络绎不绝。

高铁在推动通渭旅游、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高铁开通后,通渭的全膜玉米、马铃薯、粉条、蚕豆、中草药等地方特产搭乘铁路的东风,走向了全国。通渭的农民学技术、找资金、闯市场不再被交通“卡脖子”,农业也如中国高铁般飞速发展。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高铁不断发展,让许多像通渭这样的小城富裕了起来。一张高铁票,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本文图片由梁森提供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