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家蒋建雄眼中的铁路巨变

铁路资讯   2018-07-09 23:04:46  0浏览 作者:以下简称“蒋”

开栏的话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看沧海横流,一位老人显英雄本色,让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40年,看一列列车奏响希望的风笛,携手“和谐”走向“复兴”。

40年,看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经历了辉煌巨变。

中国铁路40年,从绿皮车到高铁列车,“中国速度”成了国民的骄傲和时代的符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本栏目专访时代的见证者们,抚今追昔,通过他们的眼睛,感受40年中国铁路的风云变幻;通过他们的笔触,勾勒时代发展的画卷。

蒋建雄的纪实摄影之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退休后,他用3年时间扫描30多年积累的底片,建立电子文档,先后在纪实摄影网络平台传播,有的被《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报刊采用。他的铁路纪实摄影作品有《铁路宿营车》《别了黔桂老铁路》《记得当年南昆线》《铁路机车》《列车工厂——铁路编组站和调车作业》《钢铁脊梁》《动脉之基》《最后的厂修》《蒸汽机车念想》《铁路清道夫》《留下影像保存记忆》等专题。

蒋建雄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西南交通大学铁道运输系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原为柳州铁路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已退休。2001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在蒋建雄看来,他拍铁路总体上力争全方位、全时段、全区域,从点到面,从车间、班组(工区)到岗位,是“地毯式”存照,不愿意留下空白。他要给历史留下文献,让它成为改革开放、铁路事业发展进步和广大干部职工功劳业绩的见证。

纪实摄影记录现实、凝固历史。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本报采访了蒋建雄,在回顾他纪实摄影之路的同时,铁路发展的脉络清晰地显现出来。

:您是如何走上纪实摄影之路的?是哪一个节点触动了您用镜头记录身边生活?

蒋建雄(以下简称“蒋”):我观看了一些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影像和老照片的经典作品,它再现的久远的真实场景,把我带入当年的时空,让我真正体会到纪实摄影意义非凡,功能独特,能让我们产生深厚的历史感,使我发自内心感佩老一辈摄影家的社会责任感、牺牲精神和远见卓识。他们克服困难,甚至冒着枪林弹雨拍摄和保存宝贵影像,成为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生活的见证。我意识到,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国家发展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为摄影人搭建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有责任、有机会记录现实凝固历史,成为人民群众建设伟大祖国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从那时起,我决心做一个为人民造相、为时代留影、为历史留真的摄影人,把镜头对准普罗大众,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拍摄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情实感有生命力的影像,一拍就是30年,留存了数以万计的底片。

:在拍摄铁路专题的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有什么“痛并快乐着”的记忆吗?

蒋:纪实摄影是脑体劳动的结合,是马拉松长跑,是攀登看不到顶的高峰苦旅。

记得1999年,铁道部交任务,要拍摄南昆线清水河大桥的照片,在“辉煌的历程”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当年南昆线列车少,贵州的天气阴晴风雨不定,蓝天白云十分难得,恰逢列车通过就难上加难。柳州铁路局宣传部把拍摄任务交给我。我们住在离大桥约两公里的一个工地,待遇与农民工一样,农民工有蚊帐,我们却没有,晚上蚊子咬飞蛾扰。天一亮,我们走山路,顶风冒雨守株待兔,抓拍“决定性瞬间”,雨再大不避,唯恐老天突然放晴,出现蓝天白云同时有列车通过。中午饭由村里一位小朋友帮助送来,直至天黑才死心回去。我的生日是与党的生日同一天,7月1日,我就是打着赤脚,挽着裤腿,撑着雨伞,扶着三脚架上的相机,站在拍摄点,双眼盯着大桥度过了生日。就这样等待一个多星期我才完成任务,荒野外、风雨中百无聊赖站一天,狼狈不堪。展览选用我的反转片制作了9×6米的灯箱供人参观,同时新华社向全国发行一套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成果图片,用于公共场所、单位宣传窗展出,铁路系统被采用的唯一一幅成果照片就是这幅《清水河大桥》,这时候才感觉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994年夏天,柳州南站编组场技术改造竣工,我晚上下班便骑自行车跑五六公里前往该站拍摄,爬上几十米高、微微摇动的废弃老灯塔,俯拍有30多条股道雄伟壮观的新站常由于刚刚开通,灯桥上的钠灯有不亮的,造成几处阴影,经等待仍无工作人员处理,我只好爬下灯塔,回家吃饭,改日再拍,回到家已深夜。我先后用了3个晚上才获得比较理想的影像。我拍完照片后,废弃的老灯塔拆除,唯一的拍摄制高点没了,我的照片成为绝版,我把它命名为《不夜的调车撤,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全国产业系统美术书法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每一幅有价值、有意义的照片,都是来之不易的。我的底片不包括丢弃的估计有10万张左右,能用于传播和被利用的只占很小的比例。

:铁路专题的拍摄,您最关注的是人的变化,还是技术的革新?您的思考角度是什么?

蒋:我的摄影是纪实摄影,是人本摄影,以人为本,人是摄影的永恒主题,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有了人,可以有一切,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我的专题纪实摄影,以人为主人公,反映人的生活,反映艰苦创业,反映社会发展进程中、铁路事业发展中重要节点和标志性的事件,不要因遗漏而留下遗憾。

:您认为您的铁路专题是否能够清晰地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铁路发展的脉络?这种展现,在创作过程中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蒋:这种记录的过程和呈现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我拍摄的《铁路宿营车》《铁路机车》两个专题,最能体现铁路的发展。

《铁路宿营车》记录的是铁路线路大中修部门流动作业的住宿条件改善的故事。我曾经当过几年大修段的线路工,体验过住竹席工棚、货车临时代用的宿营车。住竹席油毛毡工棚,冬天四处透风,夏天太阳晒得油毛毡鼓起来,工棚内如同蒸笼,酷热难耐,夜晚很难入睡。现在好了,线路大修职工住进了两人一间有空调、电视的列车卧铺房间,每节车厢都设有洗衣间、厕所和洗浴间。宿营列车上有发电车、餐车、文化娱乐车、会议室等,连农民工也住进了宿营车,这让我们老一辈线路工羡慕不已。铁路职工充分享受到铁路发展的成果,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这组照片、文字在微信群里点击量过8万次,其中有大量的路外网友。

《铁路机车》反映的是铁路机务部门的工作。铁路运输生产中,牵引动力即机车运用的更新换代,折射我们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铁路现代化、振兴经济大动脉的标志性成果。看铁路机车,就看到中国铁路的水平、样貌,就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化的水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牵引动力——机车,功不可没。《铁路机车》记录了机车演变过程,既寄托老机车的念想,又抒发对辉煌成就的自豪情怀,更是颂扬铁路职工在各个时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是操纵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还是动车、高铁,他们都敬业爱岗,聚精会神,安全正点地值乘每一趟车。改革开放是继往开来,铁路事业是继往开来,牵引动力革命也是继往开来,没有蒸汽机车也不会有内燃机车……经济技术发展有阶段性。因此,我把每一阶段铁路机车的作业情况都予以表现,想告诉人们,高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用几代人实践、探索,艰苦创业的辛勤劳动创造的,铁路职工和科技人员了不起。

:您觉得纪实摄影的功能是什么?作为铁路人,您的纪实摄影作品跟其他行业的摄影家作品有哪些不同?

蒋:我认为纪实摄影的功能是记录现实、凝固历史,揭示真相、针砭时弊,关注生活、服务百姓,完善自我、修炼德行。

我1970年参加工作,在原柳州铁路局的两个线路大修段当过几年线路工,住工棚,干重活,多数时间在沿线野外流动,开门见山,有的区段连人都见不到一个。虽然在大修段只工作了短短几年,我体会到铁路最艰苦工作的苦和累,也培养了与工友,或者说一线工人兄弟的感情,到哪里都不忘自己是大修段出来的,都以曾是大修工人为荣。22岁那年,组织把我从一个普通工人提为铁路局工程总队团委书记,我经常到几个线路段、工程段开展工作,经常参加劳动,还曾自带铺盖住到青年工班去。后来,我调到局团委,其间参加西南交大全路团干运输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老干部部、劳资处、安监室工作。从1985年起,除了关注社会题材外,我奔赴铁路现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每一个动人的时刻。

尤其是我1988年从事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后,作为铁道部安全监察,下基层更多,业余时间进入现场不受限制,有许多便利条件,我可以登机车、上守车,乘客车,经常住工棚、宿营车,宿工区、小站,镜头对准运输生产一线的职工,走到哪拍到哪,足迹遍及一线站段和线路,影像包括铁路的各工种。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包括双休日、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公休假,都用于摄影。白天拼命地拍,晚上冲卷、放大,经常熬到深夜一两点,还要写图片说明,送稿到新闻单位,积极报道改革发展新成果、职工安全生产及各项工作的新人新事迹。我最多的一年在各类报刊被采用新闻图片和文字稿达200多件。

改革开放40年,是铁路大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40年,从线路、车站,工厂、车间,到机车车辆、机具设备,都是旧貌换新颜,呈现新景观、新风貌。雄伟的高铁车站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壮观的高铁线路与绿色的大地田野、美丽的山川河流交相辉映,新时代的铁路工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坚守岗位,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这些新气象、新风尚、新面貌,正是我们摄影人拍摄的好题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尽情地用相机深入现场,深入职工群众进行拍摄,拍出气势,拍出温度。

本文图片由蒋建雄提供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