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站史的“老铁路”
铁路文艺 2017-04-27 18:37:19 0浏览 作者:“退休22年了,我要力所能及再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换种方式报答铁路对我的恩情。”柳州南站职教科退休职工杨继贤说。
近日,柳州南站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对退休职工进行走访慰问,了解退休职工年轻时的奋斗历程,为退休职工做家务事。
客厅摆放着茶几,墙角种养3盆绿色植物,墙上贴着醒目的“天道酬勤”字画,这是杨继贤的居室内景。84岁的杨继贤身体健朗,对来访者始终喜笑颜开,乐意主动谈起在铁路的故事。
1955年杨继贤进入铁路工作,因练就一手好字,被招到车务处人事科,转正后被调到郑州技工学校学习。经过两年的深造与实践,回到柳州站后他被提拔为连结员。从此,他在不同岗位与调车工作接触,直至1995年退休。
1965年柳州南站成立,杨继贤从柳州站分到柳州南站,成为该站的“元老”之一。他见证了柳州南站从一级三场到二级四尝再从三级三场到三级六场的发展变化。退休后,他还一直关注着车站的发展情况,忘不掉注入毕生精力的铁路事业。
“人们都叫我调车王,其实并不是我的调车技术强,而是接触调车工作时间长。”杨继贤饶有兴致地说。他干过扳道员、车号员,当过区长、车站调度员、值班站长,从一线调车到职教科教员,杨继贤对调车工作了如指掌,可谓调车专家。
交谈中,他缓缓起身从柜子中拿出一本用线装订的册子,小心翼翼地递给我们说:“这是我用手写的《柳州南车站站史》,你们随便翻阅,可能对了解车站的历史有帮助。”50张白纸写满印刷体似的黑体字,手画铁鞋、手信号灯等老设备图像,曾用过的调车作业通知单、站场示意图在他笔下线条清晰,错落有致,纸张边缘叠出一道道皱褶,依稀看到手樱
“我是个电脑盲,不会用电脑,手写出来的东西更能表达我对车站的深厚感情。”杨继贤翻着册子说道。讲柳州南站调车,他津津乐道,有说不完的故事。临近中午,慰问结束,他将手写的册子交到青工覃晓杰手中,并嘱咐一定帮他转交到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