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有“新”的蓝领专家——记安康机务段检修车间质检员张兴云
铁路职工 2016-11-15 17:53:21 167浏览 作者:糜强“叮、叮、当、当……”在安康机务段检修库内,检修工们忙碌检车时的敲击声,激荡成一窜窜和谐美妙的音符。张兴云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与工友们一起,敲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拥有276台配属机车的安康机务段是襄渝、阳安、西康运输通道上担负客货列车牵引任务的主力军,在主干道上每7分钟就有一列火车疾驶而过,高品质的机车质量成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和运输畅通的关键之一,特别是旅客列车的安全正点更是牵系着这个段每名机车检修工的心。
他是有心有责的质检人
张兴云,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的他,已在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6个春秋,他用26年的拼搏与坚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念的坚定与执着。
初见张兴云,他正在机车检修地沟里对一台韶山7型客运机车走行部进行复检,见他头戴蓝色安全帽、手持摄像手电和检车锤、深蓝色的作业服已沾满了油腻,火红的党徽在胸前分外耀眼,只见45岁的他在狭小黑暗的地沟里像品鉴工艺品一样,用检车锤一颗螺栓一颗螺栓的敲击查看,用手电一寸一寸的扫描,弓步、马步、下蹲、侧蹲、匍匐等娴熟灵活的动作伴随着标准呼唤用语,让人如同在欣赏一场精彩绝伦的演绎。
“干我们这活要善于思考,除了像排障器、车钩尾框、牵引杆等关键部件的螺栓、表平面要重点查看,对于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要特别留意,有时一个批次的机车都可能出现同类现象!
作为这个段69台客运机车的下部专检,他平均每天要复检4台机车,每台机车走行部待检螺栓600余颗,闸瓦、扫石头器、车钩等间隙复检50余处,每一个部件的松、脱、裂、漏检查都是细心活,可他并没有为此而降低作业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工作太重要,一点儿都不敢马虎,小小一颗螺丝看似不大,但它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可不小,一定要有责任心!
正是抱着这种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张兴云在担任质检员8年间,防止各类较大机车质量隐患多达三十余件。2013年,该段和谐2型电力机车刚投入运用,细心的张兴云发现一台机车的牵引杆托盘安装螺栓松动,他多了个心,连续看了几台机车,发现均出现同类问题,他赶紧上报车间,经过技术鉴定属于机车工艺执行问题,随即向厂家提出,消除了多起行车安全隐患。
工作中,张兴云从未放弃机车惯性问题的复检,反复看,认真看,有时看了一遍还不放心,返回去再看一遍。2015年,他发现韶山7型电力机车端梁裂纹问题时常发生,他每次检查到这一部位就很警觉,一次他终于发现了一条隐藏的约70厘米左右的裂纹,防止了一起可能的行车事故,并向厂家申请了技术改造,为了鼓励这种敬业行为,车间为他个人请奖2000元。
“本来认为这是尽了本分,谁知段上还给了奖励,钱是次要,关键这是一种肯定和荣誉!”张兴云高兴的说道。
他是不懈创新的蓝领专家
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绩。张兴云肯专研、爱琢磨,源于他对工作的热爱、对人生梦想的不懈追求。他在担任质检员以来,对于机车检修过程中浪费成本、影响效率的环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3年,该段机车换型,原有的车钩缓冲器更换小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但购买新设备需要十几万元,张兴云心疼购置不久的设备将要报废,申请对旧设备进行改装。他对新型和谐2型机车车钩缓冲器结构尺寸经过反复研究测量,利用工休时间,动脑动手,将原有的设备改造成满足和谐2型机车车钩缓冲器更换的升降小车,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
同时,他还自创了“HXD1型机车闸片测量规”“库内储能制动器试验装置”等发明,提出技术改造建议十几条,均被段技术部门采纳并运用于工作实际,为规范该段“量值修车”、提升检修效率质量作出了较大贡献,先后节约检修成本百余万元。
2015年,为支持职工创新,这个段创建了“建军创艺站”党内品牌,“建军工作室”也随即落成,里面展示着张兴云和其他5名检修创艺人多年来的创新成果,吸引着路内外各界的关注,他也成为了“建军创艺站”的骨干力量,引领着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发挥着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张兴云连年获得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由于技术精湛,还被路局特聘为电力机车钳工技能鉴定的签约考评员。
“是什么支撑起你创新的动力?”
“我深爱这份职业,在这里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会一直努力创新下去!”张兴云如实回答笔者。
他是铁骨柔情的硬汉
张兴云,这个表面看似坚强硬朗的陕南汉子,谈及自己的家庭时曾几度哽咽。妻子因为身体原因已在家休养了十几年,十几年来他既当爹又当妈,除了照顾生病的妻子,还要关心儿子的成长,有时妻子被病痛折磨的睡不着觉,张兴云都整夜的陪着,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上班前他只有泡上浓茶来提神,从未耽误过一次工作任务。车间知道他的情况后,多次为他申请了困难补助并送去组织的关怀。
“单位对我很照顾,现在儿子已经考上重庆邮电大学了,这是最大的欣慰,我的付出很是值得!”张兴云意味深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