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 用心编织我的书法梦

铁路文艺   2018-10-18 08:59:42  3浏览 作者:

对于我来说,中国的书法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两者共同存在于书法这一统一体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然而,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手写汉字的依赖度急剧下降,不规范使用汉字和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多。

写好中国字。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和传承。学习书法18载,我始终把自己定义为一名汉字的守护者、一名对书法线条美的追求者。从拿起毛笔开始,虽然断断续续、磕磕绊绊、马马虎虎,但是我凭着一腔热情坚守对书法的挚爱。回首研习书法之路,虽然没有什么成绩,但一路走来,我也经历了很多事,可以说失误不少、弯路不少,收获也不少。风雨路上,不忘初心,我用心编织着自己的书法梦。

结合自己这些年学习书法的经历,我想谈谈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各位书友有所裨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生在小山村里的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10岁那年,受到一位老师的影响,我开始了解并学习书法。那时候没有毛笔和墨汁,我就自己想办法制造。虽然不像王献之刻苦练字,磨墨用尽了18缸水,但我也做过用18桶水磨墨的趣事。14岁那年,我才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并跟着老师接触到一些大师的字帖。到县城读高中后,我终于拥有了渴望已久的王羲之字帖,从《兰亭序》《黄庭经》《十七帖》到《快雪时晴帖》《官奴帖》,我一下子找到了天堂。大学时,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举办了个人书展。随后,我的作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书画艺术大赛获铜奖并在广西博物馆展出。进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曲靖工务段工作后,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整天画画写写,但是我对于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丝毫没有减少。我先后参加了局集团公司、全路乃至全国的书法展,收获了很多荣誉。

选好帖、临准帖是关键。学习书法要恭恭敬敬地学,临摹大师的字要临得惟妙惟肖。切记的是,选帖一定要选名家帖,选自己喜欢的帖,一本好的字帖就像一位良师。临帖时,要把握好字轮廓、笔画位置关系、笔画轻重、笔画倾斜程度、笔画的弧度、占格大小以及章法布局等。临摹字帖一定要达到“入帖”,有人怕学得太像“跳”不出来,其实是不必要的。正如倪苏门在《论书法》中所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如果朝三暮四,就会影响书法基本功的练习。我在这方面就吃了不少亏、走了不少弯路。由于最开始,我临帖只选自己喜欢的,导致字体成了“无名嫡派”,现在还在努力“往回走”。另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断提升文学艺术修养、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才能达到“出帖”。

书写也需精准发力。拳谱有云:“练拳不练桩,到老一场空。”如果把字形的研习比做练拳,那么锻炼笔力就是练桩。如果把行书比做拳法,那么篆隶、楷书就是桩法。如果把创作比做练拳法,那么临摹就是站桩法。没有笔力的笔墨之法是矫揉造作的,用笔的力量要达到能符合技巧的需要。所谓精准发力,就是笔画的快慢、力度怎样要据情况而定。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可走,速成更是不可能。通常来讲,速成的学问易遭淘汰,难得的成绩才可持久。

书法不能只是会写。如果一个书法家只会写字,最多也只能叫做书写家:写不出韵味、写不出深度。学习书法,要充分意识到学习书法史、书体演变史、文学对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要努力弄懂各种书法字体的来龙去脉,否则就会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一个真正有造诣的书法家其书法是有很高的修养、韵味和内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文学的附庸。书法的风格要依照书写内容来确定,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书写形式来表现,但绝不可以用同一种风格的书法去演绎不同情调的文章。此二者配合之妙非匠人可解。长期以来,我对文学也情有独钟,加之这些年,我开始通过读史,特别是读古代书论经典,去了解书法的渊源并从中得到不少新的领悟。读了古人书,才能慢慢明白书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事慢慢变得豁然开朗。因此,我觉得书法是对生活洗练的文学艺术的再次升华,故相比其他艺术门类而言它更能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本文作者系曲靖工务段职工

图为杨永全和他的书法作品,由杨永全提供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