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8171/8172次“绿皮车”

铁路文艺   2017-06-08 21:55:29  1浏览 作者:

在著名小说《哦,香雪》中,一列“绿皮车”开进山区,让山里人跟着它走入了现代生活。现在,大多数“绿皮车”已经“退休”,可在太原铁路局管内的太焦线上,仍有一趟“绿皮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穿行在太行山的山岭间,为沿线群众提供便利、票价低廉的出行服务。这里的群众离不开它,称它是“我们走出山区的‘绿皮车’”。

8171/8172次列车开行于20世纪90年代,截止到2017年5月1日,这趟列车已经整整开行了24年。它风雨无阻地行驶于蜿蜒的太焦线上,穿行在逶迤的太行山中,为老区的父老乡亲提供出行服务。屈指算来,列车从开行到现在已安全运营320万公里以上,运送进出大山的旅客超过100万人次,难怪山区的父老乡亲都舍不得让它退伍。

这是山西省境内最短的“绿皮车”,它由内燃机车牵引3节车厢,从最初的木条椅硬座更换成人造革硬座,再到现在的B25型硬卧车,以硬卧代硬座,使旅客乘坐起来越来越舒适。

暮春时节的一天,笔者以旅客的身份从太原出发到榆次换乘,兴冲冲地登上这列往返于晋中榆次与长冶大平的8171/8172次列车,坐了一个来回,听列车员讲述发生在这趟车上的故事。

位于石太线上的榆次站,南同蒲线从这里引出,向南至不足10公里的修文站,引出了太焦线。太焦线现有车站51个,分属太原局和郑州铁路局管辖。在这条线上,客货列车蜿蜒于山西东南部地区,斜贯入河南省西北境,在月山站与焦柳线交会,全长398公里。

这一天,在榆次站,8171/8172次列车于9时25分准时发出,向着目的地大平站驶去。列车出发前,排队等车的旅客经车站客运人员引导,依次进入车厢。3节车厢都为硬卧车厢,采取硬卧代替硬座乘坐模式,下铺格内对向双铺划为8个硬席座位。车厢内的洗漱间、卫生间设施配备齐全,目及之处都收拾得利利落落,给人回家的感觉。

列车长刘立新算是老铁路了,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中等身材的他,眉宇间透出一种干练的精神劲儿。他告诉笔者,这列“绿皮车”自开通之日起,他就担任了列车员,3年后升任列车长至今。24载春秋悠悠而过,他在乘务工作中接触、熟识了沿线无数乘坐这趟车的男女老幼。他们像亲人一样,在车上见了面,就亲热地聊聊家常,甚至十天半个月不见面,刘立新就会想念这些父老乡亲。

刘立新介绍说,这趟列车由机车司机、检车乘务员、列车员及车长、协警共7名工作人员担当乘务,大家各守其岗,各尽其职,对工作毫不懈担列车全程195公里,单程运行5个多小时,停靠21个车站。这条线走行于太行山区,桥隧相连,列车一路要钻过51个隧洞、跨过83座桥梁,往往是一出洞就上桥,下了桥又钻进另一个山洞。“沿途小站站站停,一些常坐我们车的旅客把它当成了公交车。”刘立新告诉笔者,这趟列车同时也是铁路职工通勤车,承担着运送山区老乡和通勤职工的双重服务功能。

太行山主脉地处山西省,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好争之地。抗战期间,这片土地上有“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的太行儿女,他们怀着“我死国生从容去”的豪情,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太行山的土地上,有太多的英雄故事。如今,这里遗存的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黎城县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以及后建的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成为后人缅怀革命前辈的红色旅游之地。

这趟列车穿越太行山区,沿途都是革命老区,途经的虒亭站就是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拔掉虒亭据点的故事发生地。值得一提的是,列车全程票价10.5元,实行站站停,将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群众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它虽然运行速度慢,但却是老区群众走亲访友、就业、就医、采购等外出的首选交通工具。它方便了群众进山出山,更承载着老区父老乡亲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我们这列小火车虽然车厢少、走得慢,但因公路交通不方便,沿线老乡出门还是坐我们的小火车,尤其是到了冬季下雪封山时,小火车更成为山区老乡购买年货、走亲串友的首选,它发挥的作用可不校”刘立新高兴地说。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