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改进项目“一举多得”

铁路评论   2020-09-15 20:46:14  浏览 作者:杨景霜

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总结的《上跨铁路营业线构筑物施工技术》改进成果,在哈牡铁路电气化平改立工程跨既有线架梁施工中的成功应用效果显著。在节约施工成本80余万元的同时,实现了工程安全稳定、质量提升、工期可控的目标。

该公司承建的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一标段全长150公里,新建的36座公跨铁立交桥和15座人行天桥,跨越运输繁忙的滨绥铁路干线,邻近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高,作业面狭小施工条件差,点多线长成本投入大。面对重重困难,项目总工程师赵海涛率领技术团队,对跨线架梁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攻关。

他们针对原设计架梁方案采用的双导梁架桥机施工,占地面积大,跨线架梁安全风险高的实际,结合哈牡电气化平改立工程全线不同桥梁的结构形式和现场环境,并通盘考虑工期、成本及跨线孔架梁二级线路封锁施工安全等因素。通过现场调查、研讨分析、方案优化和专家论证等,提出了采用 “机械设备便于转尝准备工序简洁、施工占地面积较斜的重型液压吊车架梁施工方案。先后摸索出等距双吊法、跨线双吊法和多吊倒钩组合等作业法,跟踪指导架梁施工全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并总结完善。其中,滨绥线K40人行天桥架梁施工,创造了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管内跨电力机车接触网架设钢珩梁,施工跨线最多、梁体最重、难度最大3项“之最”。经过实践验证,该技术改进成果实现了安全稳定、质量提升、工期可控、节约成本、一举多得的目标。

目前,哈牡电气化平改立工程已经完成了31座公铁立交桥及全部15座人行天桥的跨线架梁施工,先后进行Ⅱ级线路封锁施工近百次,实现了安全零事故、工期零延误,节约施工成本80余万元。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又对今后同类跨既有线架梁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景霜)

  • 特区四十年有我同行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二公司承建深
  • 哈佳八标开展防洪渡汛演练
  • 王利民到绥大高速项目督导检查工作
  • 张红军之会干篇:每项工程出色完成
  • 成绵苍巴八分部组织新学员培训
  • 大山深处打造冬奥精品 --中铁二十三 局二公司承建延崇
  • 标准与流程助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 迎战“美莎克” 抢通旅游线
  • 龙岩项目组织观看电影《八佰》
  • 《建筑》杂志发表长篇通讯 延崇高速打造大山深处冬奥精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