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天路”货畅其流

铁路资讯   2020-07-18 07:43:54  0浏览 作者:下转3版

一场夜雨之后,7月6日早晨,圣城拉萨碧空如洗。拉萨西站货场站台上,密密麻麻的货运线整齐排列,各种待卸车辆静静停在钢轨上。7时许,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车务段拉萨西站党支部书记张卫东第一个来到货场,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从1992年走出军营、踏入铁路至今,张卫东在雪域“天路”发出光和热,获得青藏集团公司和拉萨车务段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脱下军装穿上路服,我不能忘记初心,要不怕吃苦、勇挑重担。”——28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在一线

1990年,刚满18岁的张卫东应征来到青海海晏,成为一名武警战士。经历短短一个月的摸爬滚打,他便获得全连体能检验、列队训练、负重越野等综合技能竞赛第一名。此后,张卫东被推荐到青海武警指挥学院进行重点培养。半年后,他捧着战术、刺杀、搏斗等13项比赛的嘉奖回到部队,在同批入伍的战士中最早被提拔为班长。

1992年底,张卫东告别军营来到格尔木车务段,在戈壁荒漠一步步从扳道员、货运员干到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无论是学徒的定职考试,还是技能鉴定、技术比武,他的成绩都稳居全段前三,逐渐成为全段大件货物装卸技术的领头人。

“大件货物装卸不能有丝毫差错,就像部队战士正步训练一样要求细致。”张卫东说。

2005年10月,张卫东参与了第一批通过铁路运输的援藏物资装卸工作。在简陋的拉萨西站货场,看着站台上堆积如山却迟迟无法出场的货物,他陷入焦虑。“如果拉萨西站发生货物积压,就会影响到整个青藏铁路的物流进度,要想办法压缩货物在这里的停留时间。”思虑再三,他说服妻子,申请到拉萨西站上班。

2008年,张卫东担任拉萨西站货运丙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丙班每日的装卸量一直超过其他两个班组的装卸量总和,至今仍保持着拉萨西站开站以来最多35车的日装卸纪录。他总结提炼的货装、调车、货主“三位一体”生产组织法及叉车托盘配合人力装卸方法,将装卸效率提升了30%。

张卫东的上衣口袋里,装着一个巴掌大小的日记本。专用线到达敞车数量、专用线停放罐车数量等信息,他都一一写在本上、记在心里。

“张师傅管理货场后,取货时间大大缩短。”说起张卫东,成都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竖起大拇指。

(下转3版)

张卫东

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现任青藏集团公司拉萨车务段拉萨西站党支部书记,1992年从部队退役后进入铁路工作,在货运员、货运值班员等多个岗位历练。凭借自身不懈努力,他获得青藏集团公司和拉萨车务段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采访手记

坚守高原 书写精彩故事

黝黑的面孔、干裂的嘴唇、深邃的眼眸……28年的风雨磨砺,在张卫东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高原印记。他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雪域“天路”,用默默坚守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生物钟就是早晨7点。”采访中,张卫东的这句话令印象深刻。为了保障拉萨西站货场运输通畅,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到岗。即使在节假日,他的闹钟也在7时准时响起。张卫东严于律己、坚守奉献,为28年“天路”工作生涯写下完美注脚。

坚韧、勤奋、干练——张卫东的身上,时时折射出一个中国军人的影子,处处体现着高原铁路人的职业担当。坚守继续,他还在高原书写精彩故事。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