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京沪谋新篇
铁路资讯 2020-07-07 07:52:29 0浏览 作者:下转2版■本报 杨建光
钢铁巨龙飞越南北,动车疾驰千里揽胜。
今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满9年。京沪两地之间,这条铁路如一座丰碑,记录着中国高铁的光荣与梦想,镌刻着铁路人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
京沪高铁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后,以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营品质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沪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1.19亿人次;截至2020年6月30日,连续安全运营3289天。
历经9年砥砺前行,京沪高铁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上,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出行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运输支撑。
安全无终点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更是京沪高铁的生命线。“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的定位,决定了京沪高铁安全运营的极端重要性。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以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探索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调度指挥、行车组织、设备养护维修等机制体制,分系统、分层次构建起京沪高铁安全运营体系,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路地联手,全面推进高铁外部环境安全整治,确保了京沪高铁运营安全持续稳定,树立起高铁安全运营新标杆。
这些年,京沪高铁公司坚持深化标准示范线建设,深入探索安全运营规律,积极掌握安全风险管理主动权,保证了全线工务、房建、消防、供电、通信、信号、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为了确保高铁列车运行的高舒适性,京沪高铁的养护维修标准堪称“世界之最”:两根钢轨落差不能超过0.3毫米,道岔心轨和尖轨降低值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如此高的标准,“逼”着京沪高铁人不断探索科学的养护维修模式。近几年,京沪高铁全线工区全面推行工务、电务、供电生产生活一体化综合维修体制,提高了“天窗”利用率,提升了养护维修质量。
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检测手段现代化、精修细修专业化、安全投入制度化,这是京沪高铁公司总结出的“六化”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京沪高铁安全基础保障有力,动车就能跑得又快又稳,老百姓出行心里就更踏实。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树起了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京沪高铁公司全力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客流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开行足够的列车,实施隔座售票方案,确保了旅客安全乘车,同时为一线职工配备了防护眼镜、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落实轮班制,调控好值班、休息时间,确保职工始终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京沪高铁安全运营。
服务无止境
配置了充电插头和开通了Wi-Fi的车厢里,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味,很多旅客拿出笔记本静静忙碌着……不到4个半小时的车程,让这趟高铁列车俨然成为商务旅客的移动办公室。
这是每天8时整从上海虹桥站出发前往北京南站的G8次列车上的一幕。京沪高铁持续提升人性化和数字化服务水平,让复兴号成为很多旅客出行的首眩作为标准示范线,京沪高铁不仅安全稳定,服务创新也是亮点纷呈,服务质量年年“更上层楼”。
9年来,京沪高铁公司树立服务新理念,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拓展客运服务内容,实现京沪高铁客运服务高智能、高品质,提升了旅客乘车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自豪感。
京沪高铁公司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深化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专业突破的重点,镜头不换,力度不减,完善细化客运服务相应措施,大力推进品牌实施战略,全面推进标识设计、商标注册和相关推广、使用、保护等工作,使京沪高铁品牌形象再上台阶。
(下转2版)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