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分钟,1.7公里钢轨“换岗”

铁路资讯   2017-11-18 15:38:57  浏览 作者:任卫云 贺宇德

(任卫云 贺宇德)初冬的敕勒川平原,寒风瑟瑟。11月13日清晨,京包线萨拉齐东站网围栏外,呼和浩特工务段的25名职工正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机具进行“点名”,为即将开始的换轨施工进行准备。

“线路封锁,可以上道。”8时整,随着施工负责人、呼和浩特工务段机械化维修车间副主任任俊付的一声令下,职工们拿起机具火速冲上线路。几名职工按照分工,拿着工具分头松卸钢轨扣件,其余职工两两一组紧随其后,拆卸钢轨夹板,现场紧张有序。

“240分钟的封锁时间,更换1.7公里钢轨,时间紧、任务重,大伙都加把劲。”任俊付一再强调施工任务和注意事项,还为大伙儿加油鼓劲。不到半个小时,嘈杂的施工现场传来职工们铿锵有力的呼唤应答声:“扣件松卸完毕,夹板拆卸完毕,拨轨准备就绪1

“准备拨轨。”施工人员拿起撬棍一字排开,马步稳扎,将撬棍牢牢插入轨底,“一二三、一二三……”一根根25米长的旧轨被拨动“身躯”翻出线路。天气虽然寒冷,但施工现场人声鼎沸,职工们的头上、身上冒着热气,嘹亮的号子声与金属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紧接着,更换胶垫、新轨入槽、复紧扣件、安装夹板、质量回检,整个换轨作业一气呵成。现场盯控的呼和浩特工务段副段长蒲金友介绍:“京包线是蒙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我们利用集中修将京包线部分服役到期的旧轨换成新钢轨。钢轨‘换岗’后,将极大提高线路稳定性,保证行车安全。”

  • 按需制作清凉“套餐”
  • 钢轨边上“蒸桑拿”
  • “清凉”送到施工现场
  • “黑脸包公”捣固忙
  • 一条延迟发送的请假短信
  • 防洪实战演练不打招呼
  • 多拳消灭“拦路虎”
  • 施工车里的恳谈会
  • “黄马甲”围歼病害
  • 夜半检查纠陋习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