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工务段改革维修生产体制提高效率质量

铁路一线   2015-11-17 09:44:22  浏览 作者:谭育俊

11月14日,玉林工务段玉林线路车间利用2个小时天窗点时间,整治玉林一场101号道岔翻浆冒泥病害。该段通过新的维修体制模式的实施,形成了工区之间相互制约、异体监督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检重于修”的维修理念,强化了设备检查,既实现了设备的经常性保养,又实现了线路病害灵活集中整治,提高了作业效率,改善了线路设备质量,充分发挥了新维修体制的优越性。今年以来,在管内车间分别成立了综合维修机队,各自管内重点病害得到有效控制,且节约劳务用工40余人次,节支劳务工费近90万元;在玉林、贵港探伤工区实行新的天窗作业模式,将原来一个班组上两台探伤小车的作业模式,改为一个班组上四台探伤小车,同样四台车的作业人数由原来的14人减少为11人,上半年节约了36人次、节支近80万元。(谭育俊)

  • 玉林工务段夯实道口安全管控“防撞桩”
  • 玉林工务段组队参观学习来宾北高铁综合工区“建线”成
  • 玉林工务段开展领导干部“走访促”活动
  • “1毫米”之战
  • 安全背后也有他们的汗水
  • 玉林工务段加强道路交通及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 玉林工务段把“五关”撒好冬季劳动安全“防护网”
  • 玉林工务段党委加强思想引领深化安全大检查
  • 玉林工务段大力加强客车径路设备病害整治
  • 玉林工务段“四个全面”加强高铁安全管控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