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铁路一线 2020-10-26 07:57:17 0浏览 作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始建于1906年,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郑州机务段的职工曾拉响“二七”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探访90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巴流海,追忆峥嵘岁月。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铁路是运输战时物资的重要交通方式,为确保后勤物资顺利到达,郑州机务段成立“铁路职工志愿抗美援朝预备队”,年轻的巴流海主动请战。那时他还是一名司炉,1951年入朝后以运输兵身份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安东机务段工作。
刚来到运输部队时,担任司炉的巴流海和部分火车司机在长春某部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一次,我军的补给运输列车被美军飞机攻击,车上3名火车司机中2名遇难。巴流海和2名司机主动请缨,立刻前往机车所在地,迅速完成了修复任务。然而,列车刚启动不久,就遇到了敌机的新一轮攻击,一节满载面粉的车厢被敌机击中,瞬间燃起大火。为防止火势蔓延,巴流海将车钩打开,自己却不慎跌落火车。他在树丛中带伤坚持到深夜,等到同伴接应后,经过简单包扎,又继续向目的地前进。轻伤不下火线,战争锤炼了巴流海的意志,他在前线火线入党。
“保障物资运输是我们当时的使命。顶着枪林弹雨,经常面对生死考验,但我们不怕死,只怕物资没有按时运到。”说起往事,巴流海目光坚毅。
在一次运输任务中,火车被敌人从飞机上扔下的炸弹阻断了去路。一枚老式定时炸弹将枕木砸出了一个大坑,并死死地嵌在道心上。巴流海发动朝鲜群众把废弃电线捆绑在炸弹上,合力将炸弹从道心拉出来,拖到附近的弹坑中。最后,定时炸弹在弹坑中爆炸,没有危及火车和群众安全。因为这次任务处置得当,巴流海被授予三等功。
另一次值乘任务中,巴流海机班一行3人运送补给粮食到前线,途中遭遇敌机空袭,火车重要部位被击中。巴流海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地形的熟悉,坚持将火车开进隧道。他们在暗无天日的隧道中等待了7日,依靠仅有的水和豌豆生存,丝毫未动车上的补给粮食。援兵到来后,火车驶出隧道的那一刻,由于突然面对强光照射,巴流海的双眼被刺伤,但他仍强撑着抵达了目的地。后来,他们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因当时医疗水平有限,还是落下了后遗症。此次任务中,他因为处置及时、反应迅速、大局意识强,被授予二等功。
抗美援朝老战士巴流海的故事,在郑州机务段干部职工中传颂。除了巴流海,郑州机务段先后还有122名司机、司炉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烈士张鸿翔驾驶满载汽油弹药的火车进入隧道时,遭遇定时炸弹,他只身上前排除险情,因此牺牲;烈士杨景玉值乘途中遭遇敌机空袭被迫停车,为了保障后续列车通行,他冒着炮火冲到列车尾部抢修……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为战时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中,郑州机务段有10名职工获得军功章,7名烈士光荣牺牲。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事迹,是郑州机务段百年历史中宝贵的一部分。一代代郑机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用智慧与汗水不断书写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