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奋斗不负年华

铁路一线   2019-05-22 07:47:55  0浏览 作者:

■本报 王 鹏

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白河东站驱车向东40多公里,就到了蛇皮沟隧道口铁路大桥。站在大桥上远眺,一边是巍峨的大巴山,一边是清澈的汉江,一趟趟铁龙从隧道里呼啸来去。在这“秦头楚尾”的大山深处,安康工务段白河线桥车间白河桥隧检查工区的7名“90后”职工挥洒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西安局集团公司“东大门”的安全畅通。

传承优良传统,守好“东大门”

在白河线桥车间门口,镌刻着“共青团优质设备一条线”“全路青年文明示范线”的石碑引人注目;团史教育墙上,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的足迹。

如今,白河桥隧检查工区7名青工平均年龄26岁,最小的还是个“95后”。正是他们稚嫩的肩膀,担起了132公里内89座桥梁、70座隧道、59座涵渠、18公里路基及附属设施的巡检重任。“别看他们是一帮年轻娃,干活可扎实,让人很放心。”白河线桥车间党总支书记罗金晏说,“这里山势险要,线路病害频发,遇到急难险重活,从来没有一个青工打退堂鼓。”

大山阻隔,没有阻断青工学技练功的热情。工区院里的练兵场上摆放着钢轨、道尺、测量仪等物品,车间团支部还每月组织青工开展防洪、防胀、防断等专业培训。“青春不能碌碌无为,岗位平凡但能力不能平凡。”该工区团支部书记秦红艳在日记本里写道。凭着一股拼搏钻研的劲头,她在短短时间内就成长为了业务能手,被局集团公司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唯有奋斗才能不负年华。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智慧去书写最美青春答卷。”面对复杂线路环境的考验,这帮“90后”发出了这样的宣言。

挥洒青春汗水,打响“围歼战”

襄渝铁路东线地处秦岭中低山区,岩层褶皱、断裂、节理多,地质灾害频发。为尽快摸清设备状况,工区工长员辉带领青工利用春检、秋检和防洪大检查等时机上山下河,逐个山头、逐座桥梁、逐条隧道排查,打响隐患“围歼战”。

线路依山傍水、桥隧相连,巡查工作十分艰辛。襄渝线永胜沟隧道进口处峭壁耸立,最陡处将近90度,排查起来十分困难。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大伙儿从早上爬到黄昏,成功将27处危石“一网打颈。

“每天有39趟火车从这里通过,危石就像一个个地雷,如果不及时排除,就成了心口悬着的一把利刃,让人夜不能寐。”21岁的张博林虽然年纪小,却同样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烈日当头,他背着20公斤重的工具包上山下河排查危石,晚上返回工区时,全身都起满了痱子。

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是工区职工最繁忙的时候。每天一大早他们就得出发,徒步对管内山头及边坡、桥隧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到了秋冬季节,他们还要抓住草枯石露的有利时机搜山扫石、排查隐患。恶劣的工作环境将每名青工的意志都磨砺得更加坚强。一年下来,他们每人平均巡视线路达1800余公里,硬是把这条线打造成了放心线。工区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责任设备故障。

大胆创新探索,争创示范线

随着线路运营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山体风化严重,如何科学有效地防范线路隐患成为工区职工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长期排山扫石的过程中,大伙儿树立了主动巡检、科学防范的理念。在“危石专家”白晨雨的倡导下,他们组成活石排查小分队,对管内各山头活石状态进行排查、拍照、统计,并结合山体结构、地形特征和危石状态制定了活石危害性分析办法,科学评定每块活石的风险等级,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大大降低了高坡危石坠落的发生率。

襄渝铁路东线桥隧相连,许多桥梁建造的年代较早,以往检测桥梁支座位移变化量只能靠肉眼观测或者钢板尺测量,数据误差较大。爱琢磨的员辉和程逸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机械原理、测量测绘知识设计了桥梁支座位移观测装置,大大提升了观测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此外,工区还以争创示范线为目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运用大数据对每日发现病害进行分析评定,达到精准消除隐患的目标。他们加快对地质灾害“重症”区段的整治,对容易发生边坡溜坍险情的地段进行风险研判,设计整治方案,有效避免了滑坡事故发生。在工区全体青工的努力下,短短两年时间,工区管内桥梁、隧道、涵洞、路基劣化率分别降低了5.7%、4.3%、5.1%、7.9%。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