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800米的“零误差”承诺
铁路一线 2018-10-24 09:19:59 57浏览 作者:上接A1版(上接A1版)2015年3月,于本蕃带领维护施工队伍冒雪前往青藏铁路布强格至唐古拉站区间巡查,在1386公里450米处发现路基不平。经测量,该段路基长15米,塌陷最大地段达20厘米,中间还有一条25厘米的裂缝。险情就是命令。时任车间技术员的他一边向调度报告,一边做好两端防护,调集所有机具、人员实施抢修。经过近5个小时的路基夯实,线路顺利开通。大雪始终未停,为保证列车安全通过,体力已严重透支的于本蕃毅然决定留守现场,严密监视整治路段状态。职工们看着于本蕃冻得黑紫红肿的脸,纷纷劝他多休息一会儿或派其他职工去盯控,可他坚定地说:“我是党员,又是车间干部,多干点是应该的。”
不久前的一次施工中,摆在于本蕃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把一台重达150多公斤的螺栓机抬上坡度近70度的坡道线路。“前面3人用绳子拉,后面6人抬。”几次试验后,方案最终确定。在于本蕃的指挥下,螺栓机被职工们合力抬上线路。
“别看我们用的工具有些笨重,干的可是精细活。我们要求轨距误差不超过2毫米、轨面高低起伏不超过3毫米。”于本蕃介绍,“冻土的承载能力不强,列车驶过时会对冻土造成压迫,钢轨很容易变得不平整,会影响旅客乘车舒适感。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
有研究表明,人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而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基本不适合人类居祝然而,在这条横亘在生命禁区的“天路”上,于本蕃却坚守了12年。据了解,每年车间管辖的线路大修及捣固机集中上线作业期间,于本蕃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线路出现问题需要紧急抢修时,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直至处理完所有问题。
把脉冻土破解难题
当供氧列车平稳行驶在雪域“天路”上,旅客们被窗外旖旎风光震撼时,也会被那一闪而过的铁路职工所吸引。他们穿着醒目的对比服,在线路旁笔直地站成一排,为“天路”安全畅通默默坚守。
高原冻土地段线路维护是世界性难题,因温差造成的冻土消融和膨胀会对线路安全造成影响。于本蕃常年与冻土打交道,为收集第一手线路动静态资料,线路实时状态成为他最关心的问题。他采取徒步检查测量的方式,准确掌握青藏铁路格拉段冻土变化规律。检查时,他强忍着钢轨晴天的灼烫和雪天的冰凉,每隔50米就俯下身子目测检查,平均每个工作日徒步检查近10公里高海拔冻土区段,12年走行距离达2.16万公里。“高海拔,必须做到零误差。虽然工作累些、标准高些,但只有确保了安全,我和同事们的心里才踏实,晚上才能睡个好觉。”于本蕃朴实的话语中体现的是对青藏铁路安全畅通的责任。
12年间,于本蕃组织成立多个攻关小组,先后完成了高海拔地区线路“小坑”整修、减少冻土路基线路拨道回弹量、进一步提高软轴捣固机的捣固质量等多项QC成果。在长期的高海拔线路设备检查整修工作中,于本蕃还总结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并在格尔木工务段进行推广运用。他坚持科学养修,定期检查病害突出区段路基变化情况,对比、分析气温变化及线路动静态规律性变化数据。同时,于本蕃积极组织职工加强线路精细化养护维修,开展线路病害攻坚整治活动,保证了线路设备质量的持续稳定,也使他所在的车间管辖设备质量始终处于全段前列。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作业结束回到海拔4850米的车间驻地,简单晚餐后,于本蕃会再次走进办公室,伴随着氧气流入湿化杯激起水泡的咕噜声,开始对着电脑整理车间作业计划和工作安排。写字台上有一张他与妻子的合影,那时的他肤色白皙,与眼前黝黑的面颊形成鲜明对比。“这是2007年和妻子照的,现在确实黑了很多。”他笑着说。
工作之余,于本蕃还会抽出时间检查徒弟康琪的技术学习和业务知识掌握情况。康琪告诉:“于师傅白天在现场教我实作,晚上就通过提问和整理内业帮我巩固知识。”多年来,于本蕃与职工们同学习、同进步,并积极开展传帮带,使本车间整体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他所在车间的职工人人都能熟练检查线路设备,并且掌握所有检养修机械操作技能,具备单独负责处理线路病害的能力。
“条件虽苦不言苦,格拉线上写忠诚”是于本蕃的座右铭。12年的坚守,12年的奉献,雪域高原砥砺着于本蕃的青春奋斗,也见证着于本蕃的青春梦想。由于工作成绩优异,于本蕃先后获得铁路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踏上新的征程,永远不变的是于本蕃的精神底色,“海拔高追求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强”的他,在天路之巅行走出幸福的奋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