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处铸魂育人

铁路一线   2017-05-24 21:04:19  2浏览 作者:

■本报 唐 茹

截至今年4月,已经有共青团陕西省委、西南交通大学等7个单位和高校先后将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这个隐于深山的工务车间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巴山工务车间始建于1978年,地处秦巴山区,168名职工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58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30多年来,一代代巴山人坚守岗位,创造了39年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基本内涵的“巴山精神”。

走进巴山工务车间“巴山精神”荣誉室,第一代巴山人解和平的一段话格外醒目:“巴山的条件确实苦,但它却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30多年来,这句话成为一批批巴山人安心扎根山区、奉献铁路的共同价值追求。

“巴山是一个大熔炉,不管是新入职的青工,还是在这里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职工,我们始终坚持养路先养人、育人先铸魂,以当年筑路烈士的牺牲精神激励职工,开展持续有力的思想教育。”巴山工务车间第15任党总支书记魏尚宪讲道。

30多年不间断,巴山工务车间每年分批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巴山路魂》等电教片,参观“巴山精神”荣誉室,到巴山筑路烈士陵园扫墓,开展“不忘养路人初心”等讨论,引领职工自觉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

巴山工务车间管内有襄渝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最大的坡道、最高的桥梁、最小的曲线半径、最高的海拔、最苦的工作条件“六个之最”。30多年来,巴山工务车间干部职工研究探索出“工厂化单元修”“第三方查看分析”等精确修、专业修方法,有效提高了山区铁路的科学化养护水平,使列车经由巴山的时速由最初的15公里逐步提高到90公里,线桥设备养护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每到汛期,襄渝铁路沿线常发生滑坡、山体危石滚落等灾害。巴山工务车间第15任主任莫志明介绍:“2016年以来,我们创新实践,利用卫星定位、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的高精准位置服务,建立北斗防灾减灾监测系统,在车间黑水河钢梁桥附近实时监测预警山体危石变化情况。”去年,监测地点山体几块危石松动,滚落到防护网里,接到系统报警后,莫志明和职工及时处置,确保了行车安全。

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繁重的线路养护任务,30多年来,巴山工务车间的干部、党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39年干群关系零距离、不走样。他们每月一半以上时间在施工现场,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对职工家庭困难等做到“五清楚”“五关心”“十必须”,解决职工探亲难、婚恋难等问题,让远离家乡的职工体会到家的温馨。他们连续30多年举办路地群众运动会,建起了一个路地、军民相融共济的和谐大家庭。

巴山工务车间先后培养出全国、省部级劳模13名,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局级以上荣誉127项。

采访手记

2002年至今,先后几十次到巴山工务车间采访,每一次都能挖掘到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在新的历史时期,“巴山精神”旗帜依然在巴山工务车间高高飘扬。与30多年前相比,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仍远离闹市,存在就医难、交通难、青工成家难等实际问题。车间管内有的站区仍不通公路,职工们去区间作业,还得肩抬背扛设备到现常即便如此,一代代巴山人矢志不渝,在实干苦干中传承弘扬“巴山精神”,保持了自车间成立以来39年安全无事故的业绩。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