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戈壁”上谱新篇 ——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马鬃山公路项目施工纪实

铁路一线   2017-03-13 14:02:25  220浏览 作者:杨亚妮

沿循丝绸之路,叩开咽喉要道

东方破晓,远处一个放羊老汉,几十只黑山羊,懒懒地挂在山腰,宛若散落的陨石。从酒泉出发,二百公里向西,过了桥湾再向北又一百五十多公里,这一带人称“黑戈壁”。戈壁表面的砾石呈深黑色,雄浑苍莽。远远地隐约可见前方横亘的山脉像马鬃一样飘逸。在马鬃山镇,曾经出土过恐龙化石,那个遥远的年代,恐龙跟蜥蜴共享一个家园,但到了现在,其中的恐龙灭绝了,时间将它们的血脉、骨头和皮毛深深掩埋于底层深处,成为人们考古发现的神话,而留在荒山秃岭上的蜥蜴,却还依然演绎着生命的孤绝和顽强。

这里是“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咽喉要道,然而因为地处河西走廊沟壑地区,环境条件差,长期以来受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路网不完善,通行能力差,虽天赐宝地,但农民出行难、生产资料调入难、产品运出难的“三难”问题让这里重重扣上“边、远、穷”的帽子。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和“加速器”,是加快脱贫致富的“大通道”,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建设者们的入驻让盼星星盼月亮般盼高质公路的乡亲们看到了希望。

强力进军“黑戈壁” 不惜代价啃硬骨

“工期紧,任务重,地质差、征拆协调难”对建设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2月28日收到中标通知书,留给项目部进行驻地建设、人员进尝设备调配的时间不到1个月,面对建设伊始就接踵而至的各种难题和各方质疑,项目经理惠兵立下军令状:“借鉴省外,开拓省内,摸着石头过黄河,不管多难都要啃下这硬骨头。”仅用不到二十天时间,项目部奇迹般完成了驻地选址、建设和人员入驻,并通过了建设单位验收,随着第一次工地例会的召开,一场向“黑戈壁”发起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为了给项目驻地选址,项目经理惠兵带着大家深入戈壁,由于没有路,车辆不便通行,他们经常徒步几十公里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为了给大家找个好地方“安家”。刚开始,项目驻地建设还没有完成,他们住在帐篷里,这里没水、没电、没信号,在这片温差能达到十几度的戈壁滩上,早晚冷的要死,下午热的不行,沙尘暴肆虐,沙子打在脸上硬生生的疼。项目部没有盖好,帐篷里无法做饭,离最近的镇子马鬃山镇有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并且还“无路可走”,车子经常陷在沙地里无法动弹,物资运送极其困难;两瓶矿泉水,几个馒头,两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就是大家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如果多分几次吃的话,也许加餐和夜宵也就包含在其中了。没有像样的餐饭,他们将就,没有车,他们步行,没有信号,他们跑着传话,漫天的黄沙没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艰苦和寂寞没能吞噬他们坚定的信念!

由于工期紧张,项目人员很快就位,但是项目部还没有建好,帐篷住不下,很多人只好住进了没有铺地,没有吊顶甚至没有窗户的宿舍,沙尘肆虐的时候,筑路的信念成为抵挡风沙最坚实的屏障。马鬃山镇物资缺乏,根本无法满足项目部的需求,几乎所有的物资都要从四百多公里以外的酒泉或瓜州购买,平常只需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在这里却要颠簸七八个小时才能到。很多物资不能及时抵达,但是大家却毫无怨言。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建起了全线最标准、最美的驻地,这是大家为之努力与骄傲的“家”。

管控精益求精 开展标准化建设

困难再大,也没有难倒这群铮铮的铁汉子,从驻地建设初期,项目部就就倾注大量人力物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公司对项目部、场站、拌合站和工地试验室推进标准化建设,项目各部门门前都悬挂部门标识牌,项目管理人员佩带统一的胸牌,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上墙;在生产现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硬化,配备完善的防火防盗安全设施,工程公示牌、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生产宣传牌、消防牌等醒目可见;房内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整个驻地整齐规范,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队伍锐意创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

马鬃山公路项目部90%以上的技术人员都是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项目建设之初,技术队伍年轻成了项目建设的“短板”,技术力量薄弱,人员配置与项目施工不匹配。

“青年人风华正茂,是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这样的优势上哪儿去找。”面对一群懵懂无知但生机勃勃的年轻人,项目经理惠兵信心满怀。针对项目年轻人多,特别是工程技术干部年轻化的特点,项目部定期对技术干部进行轮岗,积极加强与管理处、驻地办的交流和互动,定期邀请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施工中的技术薄弱环节、管理缺陷,进行授课交流,使技术干部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为带领年轻技术员快速成长,项目部改变传统的负责人带班作业模式,转而实行项目施工生产分区管理,针对施工关键部位和环节带班作业、分区负责,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项目部每天坚持开早会,按期召开业务座谈会,要求技术干部,包括试验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总结发言,查找不足,谈谈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做法、想法,锻炼技术员的口才,管理思路,开拓视野。“敢说、敢想、敢拼、敢干”的氛围逐渐在年轻技术干部中盛行,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座谈、技术培训和心得交流,一帮富有活力、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快速成长为中流砥柱,不仅在理论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方面集思广益,还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贡献,个个都是工程建设和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建设身先士卒 严苛不忘人为本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我呀?”项目总工刘少夜晚入梦前,孩子乖巧甜软的声音再次响彻耳畔,多少个无眠的夜晚,他在这样充满期盼的问候中思念泛滥。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了,忙时寥寥数语:“宝贝乖,爸爸忙完给你打电话。”就匆匆挂了手机;偷闲寒暄几句,不过也是等爸爸,等路修好了爸爸就回家。又一次,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想起上次揉捏孩子的小脸,已经是小半年前的事情。

“各位要记住,项目负责人必须要比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员多付出几倍的精力去解决问题,管理和指导施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昌岳的话项目管理人员已经烂熟于心,甚至成为了他们潜意识的一部分。闻鸡起舞,披星戴月,项目领导班子是在项目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出去的最早、回来的最晚的一群人。

自项目开工,项目经理惠兵一次都没有请假,即使回公司开会也是当天往返,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他人每年自从上工地,连续蹲守4、5个月也是家常便饭,大家总说这个工作面理顺了就走,下个工作面干完了再回,这里离兰州一千多公里路,交通极其不便,回一趟家往返在路上就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但是工期又十分紧张,很多人干脆就放弃了本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的休息时间,丢下年迈的父母,忙碌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继续奋战在施工一线。我曾经问一个同事:“这么久没回家了,不想老婆孩子吗,怎么不回家看看?”他看看了我,抬头仰望星空,沉默许久,“怎么可能不想,想得要死,可是回家的路太难走,太远,我走了,工作就落下了,还要连累其他兄弟帮我干活,实在不忍心走。”听他说完,好心酸……在工程单位,多少人默默忍受思念的煎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昌岳在年初“四会”报告上说:工程单位就是这样,两地分居、常年奔波、居无定所,要顾家就顾不上工作,顾了工作就顾不上家!为此,公司领导也常常夜不能寐,在思考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尽可能的完善公司休假制度,希望这些奋战在施工一些的同事们能多一点和家人团聚的时刻……

这里,没有信号,很多人很久没有跟家里联系过了,心里的辛酸苦辣堆积着,无处倾诉,心里的思念无法传达。在经过项目部与通讯公司多次努力协商后,终于通了信号,通信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拿出电话拨通日思夜想的号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幸福!虽然有了信号,可是信号源是凭借太阳能发射的,太阳一落山或是遇到阴雨天信号就会中断,及时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也丝毫没有影响施工进度,因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都在努力的干好自己的工作。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必须为年轻职工做出榜样,要求职工做到的,自身必须做到。”惠兵的话铿锵入胸,项目部上行下效,拧成一股绳,苦干大干。人心都是肉长的,干起活来是铮铮汉子,坐在一起是兄弟情深,身为项目带头人,项目建设要管;职工冷暖也要事无巨细。“对职工充满温情,对自身近乎苛刻”是他的座右铭,“弟兄们不容易,抛家舍业,背井离乡跟着咱筑路架桥,我们再不嘘寒问暖于心不忍。”严苛管理和以人为本并行的管理理念,换来的是职工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大家与工程建设“同呼吸、共命运”,立誓铸就精品工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有先烈伟人抛头颅、洒热血点燃革命火种,后有筑路英雄战黄土、架飞虹描绘交通蓝图,马鬃山公路项目以脚踏实地,力争朝夕的进取精神,赢得了各方单位和沿线百姓的高度赞誉,他们将继续努力,“高山挡不住,天堑变通途”。眼下,他们正向着目标节点吹响冲刺的号角。

路,是无言的丰碑,它连接的是民情,是希望,更是幸福。过去,这里群山阻隔、层峦叠嶂;我们攀悬崖、跨河谷、穿森林、走便桥,为的就是方便有朝一日,千里之外的人们随时来到这里,一睹河西走廊别样风光。

一条条路,为的是富民;

一条条路,为的是发展;

一条条路,为的是让“黑戈壁”的蜥蜴从此不再寂寞……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