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能 共担责任

铁路一线   2016-07-20 07:39:23  0浏览 作者:

蚀故障是怎么发现的?” “师傅,给我们讲讲这个滚子剥离的原因吧17月15日18时,集宁车辆段轮轴车间祖飞劳模工作室里挤满了人。

已经过了下班点,工作室里怎么有这么多的人?原来,在一线作业的班组职工利用下班时间,经常在这里向内蒙古自治区劳模阴祖飞取经学艺,不断充电。

1996年,阴祖飞从集宁车辆段轮厂电焊工岗位转至刚刚成立的轮轴车间做起了轴承预检员。从最初的隔行如隔山,到现在的不退卸轴承检查 “第一人”,他发明的不退卸轴承检查法大大提高了轴承检查能力和轴承隐性故障判别能力。他所在的班组至今共发现轴承故障6323起,其中,732起集中在轴承内滚道电蚀、轮对轴径根部裂纹、麻点、擦伤等问题上,保证了列车正常运行,并创造了班组轮对 “100%交验合格”纪录。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技术的练成离不开劳模工作室。”班组职工都把劳模工作室当成了求学宝地,有时间总爱挤在那里向阴祖飞求教。

祖飞劳模工作室里,整齐地陈列着60多件不同阶段职工发现的重大车辆轴承故障实物,故障显示卡上标注着故障名称、发现人、发现时间、轴承信息以及奖励情况。

每一个故障都有一个检查发现的过程,也包含着一种作业技能。近年来,劳模工作室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职工。2012年进入铁路工作的刘佳已经发现轴承重大典型故障8起,2012年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肖大海已经成为轮轴车间预检组最年轻的工长,职工范万龙多次被评为呼和浩特铁路局优秀党支部书记。

劳模工作室不仅传承着作业技能,还传承着一种不服输、不向困难低头的精气神。

轮对故障轴承分解后,职工需要来回翻转、搬运重达30公斤的轴承,对内圈和外圈滚道进行全方位检查,不仅费时还费力。有人说多少年都是这么干的,能改进的工作方法早就改进了,别折腾了,可工作室成员就是不放弃。最终,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轴承万向转动检查器。这一设备的研制成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将轴承检修时间由以前10分钟缩短到2分钟,工作效率提升了近5倍。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