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绘新景“雀舞春城”展芳容

铁路一线   2016-06-17 07:42:16  0浏览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孝佺 陈桂芳 李国卿 黄保素

6月3日,记者来到中铁建设集团昆明南站站房项目部施工现常昆明南站站房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站台层、候车层及商业夹层的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站房西立面孔雀羽毛造型的外挂板已然就位, “昆明南站”四个大字分外显眼,全国在建的最大高铁站房芳容初展, “雀舞春城”不再是纸上之画。

施工紧锣密鼓 答卷渐臻完善

“总算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如履薄冰。眼看就要按期履约,工程质量也满足了争创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基本条件,但心中这根绷紧的弦到现在还没有放松。”项目部经理韩世春说。

坐落于昆明市呈贡新城东面龙潭山脚下的昆明南站总建筑面积33.66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12万平方米,站房下方共设2272根基础桩,开挖土方40万立方米,主体结构混凝土达55万立方米,用钢量12万余吨,仅屋面钢结构就达1.2万吨。

2013年11月进场以来,项目部遇到了一连串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地貌造成地下暗河、裂隙频出;工期紧,任务重,受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近8个月;地处红土高原,施工资源匮乏,大体积钢构件、高强度混凝土和施工机械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大量设备材料需要从外地采购……

为此,集团成立工程、技术、造价、经营4个小组,全程指导工程建设。时年57岁的韩世春临危受命,带领员工打响了一场攻坚战。

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动下,项目部取得节节胜利:在一个月内安全、优质完成南雨棚钢结构安装工作,比预计工期整整缩短30天;2015年9月至11月,每月产值过亿元,11月产值更高达1.23亿元;2015年12月30日,站房屋面钢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全力攻坚克难 技术创新破题

两年多来,项目部坚持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效果。

为破解喀斯特地貌特殊地质状况下的桩基施工难题,项目部成立了以执行经理孟啸为组长的喀斯特QC攻关小组,在泥浆性能指标、现场机械配置、混凝土供应等方面均有人负责跟进,统计桩基施工各项参数。他们严格控制桩基施工质量,开展了 《提高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成孔合格率》课题研究,创下每台桩机日成桩3根的纪录,被业主作为典范推广。

随后,QC小组又承担了 《提高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一次成活率》这一课题,有效解决了梁柱节点的钢筋施工问题。此外,QC小组还陆续破解了转换节点施工、防水施工等诸多难题。

项目部不但在绿色施工技术运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且组织技术人员学习BIM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排布、设备机房管线综合排布、二次结构砌筑等方面,对施工前检查中可能遇到的不合理排布以及其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了材料浪费,保证了施工进度。

管控精细到位 文明标准施工

项目部积极推进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抓实抓好文明施工。

项目部规范运作,强化管理,按照 “按需设岗,按岗配人”的原则对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在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每一项节点都要按工序先后进行标准作业,工序与工序之间形成合理流程。

在安全管理中,项目部采取奖罚激励措施,层层签订 《安全包保责任状》,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分层考核、奖优罚劣。在质量管理中,项目部严格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从工序、工况、节点等方面层层把控,从材料进尝材料检测、复试到现场应用都严把质量关,实行质量终身制。

项目部在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按规范设置各类安全标志标牌、宣传标语、施工图表等,集中展示企业品牌形象。他们在施工区入口设置了“七板一图”,集中展示项目工程概况、组织架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内容,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项目部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确保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道路平整、无积水、无杂物。项目部原料加工区域内,成品、半成品、废品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施工现场大门24小时有人值班,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生活区、库房等防火重点部位配置灭火器,定期对防火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部通过每天洒水降低扬尘,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夜间尽量不安排发出强噪声的施工。

项目部在2015年上半年昆明铁路局信誉评价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斩获”火车头奖杯,还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云南省工人先锋号、昆明局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优秀项目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