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铁路文艺   2018-05-17 07:41:15  0浏览 作者: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阅读者。

儿时苍白的阅读经历,这里暂且带过不叙。从涉世不深、懵懂青涩的16岁起,到如今为人妻为人母的四十不惑,20余年的时间里,我从未间断过阅读。可以说,阅读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文字,则是融入我血液的基因。

20余年里,我培育孩子、照顾家庭、赡养老人,既要撑起家里的半边天,又要努力打拼事业,人生就是一场负重的旅行。在艰苦的旅途中,面对自身角色的不停转换,我曾经无奈过、惆怅过、焦虑过,甚至在自我否定、自我放弃中辗转挣扎。是那些泛着墨香的书籍,妥帖慰藉心灵,给予智慧引导,陪伴我微笑着走过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优秀的书籍,就是一道道生命之门,打开它们,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与爱人相识相恋,步入婚姻。褪去恋爱的甜蜜,日子在吃饭穿衣、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单调延续,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情趣。加上我们个性都强,对人对事总有相悖的理解和看法,经常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还未到七年之痒,婚姻生活便让我觉得索然无味。在备感无奈的日子里,我阅读了许多有关婚姻的书籍,如钱钟书的《围城》,苏青的《结婚十年》等,思考了很多,心境也明朗了不少。特别是重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三毛与荷西简单的婚礼,海边捕鱼的趣事,沙漠白手建房子的默契……使我逐渐顿悟:婚姻是要用心经营的。我和爱人都开始尝试着改变,都为对方消减一些锋芒,让各自由原来的“1”变成“0.5”,两人再共同组成新的“1”。现在,我的婚姻生活算得上和谐温馨。

感谢阅读,赋予我经营婚姻的智慧,让我成为合格的妻子。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不爱融入群体,习惯一人独处,甚少与父母之外的人交流。当老师给出“不合群”评价、小朋友们认为他是“异类”时,我慌了。我片面认为是他性格存在缺陷,强硬地逼迫他去改变,结果适得其反,儿子变得愈加寡言。一筹莫展中,我阅读了大量儿童心理书籍,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还有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期望从中找到答案。偶然,心理专家李子勋所著的《心灵飞舞》里,《个性心说》章节让我茅塞顿开。文章站在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扭转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内向性格的错误认知,指出:“内向个性能力是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内向为主的人比较有意志、理想和追求,能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获得成就。”我决定遵从儿子的天性,让他自由成长,只是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即可。现在,儿子读初中了,由于他能沉下心来做事情,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加上性格内敛沉稳,老师、同学们都觉得他很“靠谱”,可以说,儿子的校园生活非常快乐。

感谢阅读,打开我欣赏孩子的视界,让我成为明智的妈妈。

书籍给予了我所有的智慧和情感,让我经营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教育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扮演同样的角色,却有不一样的作为。我想,我会终身保留阅读的习惯。因为阅读让我成为了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愿感恩的人,也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供职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