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铁路,薪火传承

铁路评论   2021-06-23 19:04:56  0浏览 作者:赵世和

“八匹纯血高头白马四蹄翻飞,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隆作响,两节火车厢正以“马拉火车”的奇幻景象奔驰在崇峻的山谷中……”,这正是《让子弹飞》的开幕场景,虽然看似夸张,但是确实“马拉火车”在历史上存在过。

铁路历史起于清朝,距离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当时的铁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展的起来,直至晚清,京张铁路的修建才成为中国铁路自主建设的起点。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祖籍安徽,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荔湾区),后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学院土木工程系,是京张铁路主设计师,修建或主持修建了沪宁线,汉粤川铁路等,詹天佑先生热爱祖国,一毕业就回到中国,他号召各界“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受外侮,立足于地球之上”,在国内外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毅然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难度闻名世界的京张铁路,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才能,成为了我国自办铁路的典范。

1905年,面对侵略者百般纠缠想要夺走华北路权,詹天佑一直支持保路运动,在清政府硬着头皮决定自己出资修建铁路时挑起重担,亲自带队背着标杆勘测线路。勘测路线时,詹天佑发现北京西北部被军都山挡住了去路,这里崇山峻岭,怪石嶙峋,要想穿过这里就得开山凿路,经过反复的勘测,詹天佑决定将关沟段作为突破口,精密的计算之后历时四年,京张铁路于1909年全线胜利完工。此后的詹天佑成为交通部技监以后,制订了人才管理的标准,统一了路政以及整顿了交通财政等大大小小的事务,为我国未来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张高铁通车时指出:“1901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修建铁路零的突破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线意义重大。”

近日在人民日报发布的消息中看到了一条有关于铁路的消息,或许是因为自身是铁路一员所以多有关注,消息原文大致是还原成昆铁路的修建历史。看完之后多有感慨,想起建国初期铁路发展有多艰难,即使是现在,每一条铁路的成功搭建背后都有无数的人为之付出汗水与生命。中国的地形太过复杂,一条铁路想要“落户”,光是准备工作就得做三个月以上,期间还得反复确定方案,以上述成昆铁路为例,成昆铁路修建于1958年,光是建设就花了12年,在1100公里的线路里,它穿越了447条隧道,991座桥梁,在外国专家的“断言”下它安然历经了50余年还成为了“世界之最”。当时勘测地形时明明有更简单的方案,可是为了祖国未来的建设专家组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最艰难的西线,无数的人为了这条线前赴后继,在当时还没有重力机械开道的年代,人力成了主要输出。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每个铁路人以拳拳赤子心走在了一线建设的路上,铁道兵蔡方鹿说:“为了祖国修铁路,越是艰难越幸福”,孙剑明在与队友勘探的时候不幸遭遇大塌方,白清芝在养护铁路时保险绳被磨断坠崖而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30万筑路人参与修筑的铁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两名人员牺牲,攀枝花到昆明不到300千米的距离甚至牺牲500余人,沿路修建有22座烈士陵园,但一次次失败打不倒铁路人,一次次挫折困不住中国人,老一辈的筑路人遇山凿路,遇水架桥,成昆铁路建成后,绿皮火车串起了周边大大小小一百余个寨子,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校车”,这条线路带来了经济与建设,承载了未来与希望,我想这也是千万万铁路人想看到的吧。

从蒸汽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的中国品牌——复兴号列车,铁路经历了太多,在黑暗中苦苦摸索艰难前行,走过泥泞,走出屈辱,在一代代人民的牺牲中自强不息。常金明,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动车段广州南所副主任,1972年生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技师,1991年12月参加工作,2012年获得全路创优争先党员安全标兵,2012年获得全路火车头奖章,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等荣誉称号。

广铁集团09年成立动车段,刚刚配属1型车和3型车,大家都是新接触这类车型,为了响应国家建设铁路的号召那时还是广北车辆段检修技师的常金明主动申请调岗到广州动车段成为了第一代动车组“诊断医生”。

常金明刚到动车段时就致力于扎根基层,小到跑腿拿料、电气柜除尘,大到带队检修、车组部件更换,他总是喜欢亲力亲为,一线岗位的所有工作他几乎都干过。在检修班期间他也不是没遇到过困难,当时为了攻克变压器惯性故障,他一整个月没回过家,吃在现场,睡在宿舍,下班了还在查找技术资料,与同组成员反复实验,终于攻克了这个故障。他还组织编制了《CRH3型动车组典型故障案例》,弥补了国内3型车检修的空白,被其他路局采纳借鉴;由他组织提炼的《CRH3型动车组典型作业法》在单位内广泛推广应用;他所在的技术攻关团队在2010年获被评为铁道部优秀党内品牌。

在他担任广州南所检修一班班组长的时候,正值春运期间,检修辆从20多辆直接翻了一倍,面对巨大的春运工作量,他给自己定了“三个一”的要求:提前一小时到班组准备,每一列检修完的车亲自检验,晚走一小时在班组总结。检验一辆车10分钟,一晚上400多分钟,7个多小时没有一分钟是空闲的,从晚上七点到次日九点,他都保持着精力仔细对待每一个故障,那时候大家都说从他手里检修出来的车到质检组也是免检产品!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每天跟冰冷的钢铁打交道,脏、累、危险……夜班不见天日,累了十几个小时,旅客安全回家也不知道你的存在,媒体新闻报道的也都是乘务和站台,值得吗?常金明只是笑笑回答说:“只是岗位性质不同罢了,就像衣服有里子和面子,他们就像是面子,我们就是衣服的里子,只要旅客安全回家我就开心了。”

2015年广铁集团工会在广州南所挂牌成立了以常金明命名的“常金明劳模工作室”,2016年,广东省总工会授牌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后,常金明带领广大职工一起对改善作业方法,发现攻克故障,改良作业工具,优化作业流程等相关课题积极攻关,15年到18年共完成40多个攻关项目,推进典型作业法8种。他提出以“修”代替“换”,解决了以往电茶炉漏水就整体更换的情况,将处理时间缩短至以往的十分之一,节约成本超50万元;对动车组水系统电磁阀进行内部结构和理论学习,用清洗代替更换。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30万元,实现了动车组“故障修”到“预防修”的转变;动车组受电弓监控摄像头故障经过多次研究与反复试验,将一次维修9万7千元的费用降低至5元,维修时间也大大缩短;他还研发了一套3型车边门精密检测工具,填补了我国没有3型车边门检测工具的空白,大大提高了3型车边门的检修质量,编写了《动车组上部服务设施故障手册》,提高了我们自主检修的能力。

常金明工作室通过一系列攻关创新活动,获得了不少奖项,但他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一如既往到现场听取一线职工的反馈,制定出与一线检修息息相关的攻关课题,他带领着广大职工秉承工匠精神,为中国的高铁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劳模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篇篇用汗水书写出来的文章。他们有在铁路岗位工作41载,建段12年一直在调度岗位上兢兢业业,获得过全路火车头奖章的杜海军;有第一批复兴号亲历者,在2020年集团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团公司劳模刘理;还有一直在检修岗位被人称为“多面手”,获得过全路安全标兵,火车头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的屈磊等人,每一个故事都经过长久的努力,他们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技术,日复一日练就过硬本领,他们敏感专注,心细如发,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的是不平凡的经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第一条铁路的建成到提出建设“八横八纵”铁路网,从35公里提速到350公里,百年历史的背后都有无数的铁路人在为之努力奋斗,一代代铁路人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在为中国梦提速!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