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洪,让百姓安全感爆棚
铁路评论 2021-06-07 21:56:18 0浏览 作者:江 冠 璇入汛以来,贵州多地降雨量持续提升,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凯里工务段全面进入防洪安全“应战”状态,全力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6月4日新浪网)
自立夏以来,我国多地天气异常,尤其是南方雨水不断。据统计,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9省约80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洪水,洪涝灾害变得严重。在应急管理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中,暴雨洪涝已稳稳占据前四,由此可见,防汛形势极其严峻。
从古至今,洪涝灾害一直是老百姓闻之色变的自然灾害。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防洪工作已成为治国安邦的大事。如何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经济损失,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嘲大考”。
险情即是命令,而每次迎战险情正是对相关部门应急能力的检验,要做好防汛抢险工作就必须打好突击仗,不能有丝毫大意。面对险情,必须反应迅速、与时间赛跑,展开科学救援。
说及防洪,也许还有人停留在传统的印象里,如搬运沙袋、肉身抵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已经成为过去式,现阶段我国防汛能力跟以前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31.2万公里的5级以上提防成为了抵御洪水的“钢铁长城”,而正在构建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也让百姓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了一定的信心。
就以凯里工务段为例,防汛期内,该单位强化观云追雨工作,通过观测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象辑”短临预报等动态跟踪雨情,通过监控灾害性气象信息,预判灾情。另外,为提升铁路防洪精准度,运用防汛减灾体系,微小位移监测系统、GPS人员定位系统、北斗灾害定位及预防技术。构建“云端”数据分析体系,实时监控监测重要山体、桥梁、坡道,实现精准防洪。
毋庸置疑,近年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洪水的预报能力,优化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为山区群众及旅游人员提供准确预警信息。这就证明了,必须依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进展,才能让防汛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这种“科技”防洪,足以让百姓在水害期间,安全感爆棚,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自然灾害虽然在所难免,但利用起科学技术,必能减少不利影响。科学技术已逐渐成为抵御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