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笔耕,一辈子的挚爱

铁路评论   2020-01-27 14:08:44  205浏览 作者:叶志权

码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这些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了……

星移斗转了若干年,我还是会入魔般打开电脑随性敲打一阵子。每次笔耕时,妻会主动抱起女儿,带上门,在客厅里静静地看动画片,惟独我在卧室里与挚爱为伴。

我一直都不间断地爱着笔耕,感觉这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记录身边的事情,写得也比较得心应手,也比较符合自己的性格。一个人的时候,打开电脑,双手在键盘上跳舞,也许就能找到内心的答案。

钢轨人生40年旅程中,我在沪昆线贵州境内大山里沉满墨香的一个个站寻觅,在激情燃烧的岁里,写满小站人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坚守的文字。从此,我的生活,一半充满激情,一半充满感叹。

我很感动小站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的爱路情怀,执着而真实;小站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淳朴而豁达;山区铁路安全需要日夜呵护,需要小站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坚守的时间越久,才更无怨无悔,才更加伟大平凡。因为他们的“家”就在这儿,他们从未离开,从不懈担他们只要穿上那身“橙黄色”,就是最美的风景。他们就是不言苦,不讲累,为旅客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背上行囊,在漫漫钢轨人生路上行走,文字便是我心底最深的一抹眷念,不可抛弃。

时光渐远,我已快步入花甲之列,漫漫时光激情满怀。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我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笔下的小站人有小站人风格,小站人有小站有的情怀。没有在小站工作过几年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对小站的关爱的。铁路的车站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特等站,最小的是五等站。当然还有半路工区,虽说半路工区和最小的五等站差不多,但那里根本没有车站,所以只能叫半路工区了。每天,小站人每一根枕木都要走到,每一颗螺丝都要看,每一寸钢轨都要检查到位。在他们看来,“说起来是粗活,干起来很细,一点不敢马虎”。

1980年,我高中没有毕业就能顶替父亲工作,来到凯里工务段从事线路养护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到一名小站职工被自己饲养一周的银环蛇咬伤死亡,写了篇新闻稿,被当时的《成都铁道报》采用。从此,我在不断笔耕间,渐渐长大,日趋成熟。

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笔耕岁月,我的钢轨人生里,那些回忆,是不是就失去了很多?

40年来,我刻苦钻研新闻业务,潜心研究采访技巧。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抽时间采访、写稿,就是阅读铁路和地方报刊上的新闻,认真学习,悉心领悟,取长补短,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这份挚爱,我的足迹遍布沪昆线贵州境内东段凯里工务段管内的山山水水。不惧烈日晒、寒风咬,专注报道小站人春运、暑运、防洪、防断等季节性的感人故事;现场采访“兵头将尾”邰顺军、危石“克星”代利;寒冬腊月进班组、入看守点,报道小站人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多写稿,写好稿,我常常坐在电脑桌上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我却发现,我的文字,在我心底,是柔柔的,暖暖的忆念。在我的世界,我的文字,与感动有染,与爱有关。

1993年夏天,我陪同贵州经济报、贵州广播电台记者前往苗岭深处的党约隧道采访6位看守工。我们走了一个小时的线路,来到危岩看守点上。通讯《六条汉子和一堆危岩》先后被贵州日报、羊城晚报、贵州广播电台等媒体采用。

2004年5月,玉屏至大龙间发生山体坍塌中断行车。我最先赶往现场,采访干部职工抗洪抢险情况。现场溜坍面积很大,处处泥泞,他冒着大雨,扛着摄像机,爬上山顶,拍摄抢险画面,忙碌10多个小时,又到参与抢险的解放军光缆部队驻地采访,新闻稿《众志成城保畅通》很快被贵州日报采用。

在单位,大家都称我为“铁记者”。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到车间还是进工区,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积极投入采访一线。四十年年笔耕岁月,热汗浇开新闻花,四大本采用稿件剪贴本,述说着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2013年,我撰写的《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

情系一线,把笔头对准小站人。我积极开动脑筋,紧扣国铁公司、集团公司、全段中心工作,策划选题,与铁路、地方新闻单位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些年来,我的镜头跟随一线走,笔头围着小站人转。

每一次笔耕,总有一种责任心的驱使。和小站人朝夕相处,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向上、勇于奉献、热爱生活的精神,感触到的是他们对运输安全的高度责任,是这个群体对山区铁路最朴素的爱。他们,是感动山区铁路、感动苗岭侗乡的小站人。

这些年,在我的带动下,全段外宣工作一直走在集团公司工务系统前列,2018年度上稿量保持在系统第一方阵。我个人在铁路和地方报刊上稿约占全段外宣上稿任务的80%以上。

2018年,我和段融媒体办公室的同事密切配合,聚焦段党委、行政重大举措、重点工作,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形式活、声势大、效果好。先后被西南铁道报采用了《凯里工务段圆满完成春运工作》、《党建+“安全管理”激发党员工作动力》稿件,介绍了凯里工务段服务山区铁路的一些特色做法。

进入2019年春运,我连日奔波在一线采访拍摄,没有丝毫停歇,完成了《凯里工务段百名干部走出办公室服务平安春运》、《山区铁路“保镖”的那些事》、《危石工:鲜为人知的山区铁路守护神》、《网红小站“夫妻档”同守团圆路》、《唐一蛟的最后一个春运仍在坚守》等新闻报道稿件。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山区铁路坚守的小站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了解山区铁路“守护神”的艰辛与奉献,扩大了铁路的知名度。

在这个世界,我既是寂寞的,又是被人深爱的。就如我深爱我的文字,它就像我的红颜,我微笑我欢喜的时候,陪我回忆。我悲伤我流泪的时候,给我安慰。

40年笔耕,那山、那水、那小站、那群人,是我骨子里最在乎的。我与文字结缘,快乐无比;我用文字讴歌,书写小站人无私奉献的钢轨人生。文字成了我实现这一梦想的舞台,更成为了我连接小站和小站人的桥梁纽带。或许,这也是我挚爱的初心所在。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