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个子到“小巨人”,用不懈奋斗谱写时代强音

铁路评论   2019-06-12 23:56:04  193浏览 作者:刘昊

57岁的巨晓林话语间带着浓浓的陕西乡音,身高只有1米6,他却是铁路接触网上公认的“小巨人”。只有高中学历,他却编写出了铁路一线工人的操作“宝典”。从农民工到高级技师,三十年艰辛,他历经行业变革依然饱含深情。他是享誉全国的知识型工人、农民工楷模。(央视网6月11日)

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起起伏伏,巨晓林亲身经历了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从农民工到“技术导师”,从动手到动脑,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支撑他完成如此巨大的转变?

1987年,年仅25岁身高只有1米6的巨晓林走出了家乡,以中铁电气化局首批招收的农民工身份成为了中国第二代电气化工人。身为一线普通工人,搬运各种零配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高中文化的巨晓林面对复杂的施工图纸和接触网零部件是一头雾水。爱好钻研的巨晓林对简单的干活并不满意,他不仅白天跟着师傅学,连晚上都要追着师傅问,把自己的经验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通过日积月累,巨晓林总结除了不少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方法,甚至有不少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

2002年年底,因为公司体制改革,巨晓林下岗了。回到家中的巨晓林不甘心自己苦心总结的经验笔记就此作废,依然坚持学习,连他的妻子都对此无法理解,当时的巨晓林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2003年初,巨晓林就接到了公司回去上班的通知。在工作中,巨晓林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在这三十年中他创新的施工方法有四十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被作为职工技能教育教材被广泛使用。从“农民工”到大家眼中的“专家”,巨晓林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在何种岗位上,只要肯吃苦,耐钻研,总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巨晓林从人们眼中的“农民工”通过自己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对技术的刻苦钻研一步步成为了广为人知的“专家”,尽显大国工匠气质。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要有勇于探索的心,有永不言败的魂。在其位谋其政,干一行爱一行,三心二意的态度只会蹉跎了岁月,荒废了青春,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巨晓林用他的亲身事迹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大国工匠,他是广大一线技术骨干人员的缩影,更是我们普通劳动者学习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奏响了一首劳动者的精彩乐章!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