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顶起“半边天”

铁路资讯   2019-11-24 08:11:54  0浏览 作者:

昆明机务段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唯一的机车动力牵引单位,局管内所有进出机车设备检修是其主要职责之一。由于生产任务繁重,多年来,该段检修车间鲜有女职工。如今,生产组织用工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女职工来到这里,并逐步成长为车间的中坚力量。2017年开始,这个检修车间每年新分配职工90%以上都是女性。

从“稀缺品”到挑大梁,从“软妹子”到“女强人”,这些女职工充分发挥细心、耐心、沉稳的优势,不仅撑起了半边天,而且还在关键岗位上担起了职责,在从没有女职工的岗位上、在技术要求极高的岗位上,她们以坚韧的姿态、精湛的业务技能、乐观的心态迎接种种挑战,唱响“不比红装比武装”的新时代检修女职工之歌。

焊枪雕花的“女焊将”

在700多人的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里,参加工作刚两年的“95后”女孩阳莲知名度很高,几乎无人不识。这不仅仅因为她是男职工堆里少见的女职工,还因为她是业务出色的“焊接小能手”。

作为昆明机务段10年来第一位女电焊工,阳莲的志气是在焊花中点燃的。第一次接触焊枪,阳莲手忙脚乱。工作结束后,她才发现自己手臂上有灼伤,工作服上有破洞,耳边的一撮秀发还传来焦糊味……从小就要强的阳莲从那天起发狠和自己“较劲”,她用两周时间,咬着牙反复练习,焊好了又割开,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上千次,直到手臂上烫起了一个个血泡,眼睛疼到睁不开。倔强的她就这样在“男人堆”里迈出了第一步。

“远远看上去,一个漂亮的小姐姐舞着焊枪,一抬手就绽放电光石火,多酷啊1阳莲经常调侃自己。

酷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焊修齿轮箱是数一数二的难活,却是阳莲干得最多的活。一次作业中,阳莲一直弯着腰、仰着头,精准对上焊接点,火花就隔着薄薄的面罩,在睫毛和鼻尖上飞溅。为了避免焊接作业的应力集中,阳莲需要分段焊接,先焊裂尾、再焊裂头。45分钟后,从地沟里爬上来,她头颈都几乎不能转动了。

“和师傅们相比,我还是新手。我的目标是让自己的每一次焊接都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厂房里,阳莲灿烂的笑容感染着,也洒向了身边的每一位工友。

不让须眉的“黄埔军”

田桥琳所在的电子组是昆明机务段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走出了2位“云岭工匠”,诞生了数十个国家专利。2015年,田桥琳刚来时,班组加上她只有5个女职工,迎着大家怀疑的目光,她发誓要在这块“男性领地”闯出一片天。

除了苦学业务技能、细致了解故障分析之外,她主动请缨,加入了师傅肖春的攻关项目。这一做,就是4年。

制作直流内燃机车微机网络实验台是该段的一项科技创举,田桥琳有幸参与其中并立下了汗马功劳。田桥琳从设计外形、配件组成到排线都全程参与,无数次为了一个数据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中,田桥琳渐渐成长为检修车间电子攻关队伍的中坚力量。2018年,她参与了5个攻关项目,其中2个获得了段小改小革一等奖。

现在,电子组女职工越来越多,田桥琳也由这所“黄埔军校”的学员变成了教官,一对一地带起了女徒弟。

身手敏捷的“霸王花”

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小修电器组又名“车上班组”,所有检修任务都要在机车上完成。在机车空间狭窄、光线不足的机械间里,5名女职工每天都和电器部件打交道。

延晓晗负责检修的屏柜部件相当于机车“毛细血管”,主要作用是让机车“发光发热”。去年7月参加工作的吴月华刚来时无法适应,“老兵”延晓晗就带着她上车一起干活,仔细讲解每个部件检修要注意什么,带着她学交车、钻地沟,吴月华被延晓晗积极乐观的态度打动了,也在班组扎下根来。

“机械间窄,女生更灵活,比如检查机车地感器插头,需要钻到机车下部才看得最清楚,男职工很难进得去。”在延晓晗的鼓励和带领下,小姑娘们渐渐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出彩。不仅如此,延晓晗还积极学习为机车屏柜布线,在她的努力下,许多老职工对她的“编织”技巧竖起了大拇指。

最近,延晓晗又张罗着向师兄学习高压柜检修,她说她要打破“这活女职工干不好”的偏见。

玩转天车的“俏空姐”

在昆明机务段检修车间,刚入职一年的龚钰涵名气不小,大家不一定叫得出她的名字,但一定知道她的昵称“小可爱”。只因她身材娇小,刚来车间时经常被“围观”。

“来的第一天,工长就带我上100吨车,比其他天车都高,登上20米楼梯的每一步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龚钰涵对第一次上天车的情景记忆犹新。

本以为克服了恐高就没问题,没想到刚独立操作时,困难更多:物体重心找不准、稳钩技术差、干活速度慢……地面上的工友总是很无奈。看着自己工作进度不佳的龚钰涵特别着急,眼泪常常在眼眶里打转。工长李桂芬看到后告诉她,没有捷径,练得多才能干得快,每个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夏天满身汗,冬天打冷战”是天车工作的真实写照,天车主要是配合其他班组工作。很多时候早上上去了,到了吃饭时间才能下来。龚钰涵和师姐们工作中都不敢喝水,生怕上厕所影响生产,几个小时下来胳膊又酸又痛。

在该段200米长、100米宽的检修库内,龚钰涵每天操作双梁天车,“飞”过股道、“越”过车顶,把各类车辆配件安全准确地“空运”到每个检修工位。

“总是低头、伸出头作业,时间长了肩颈很难受,但是每次在天车看见下面的师傅,甚至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娇小的女职工在一线干着比我还辛苦的工作,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根本不算辛苦。”经过一年的成长,现在的龚钰涵已经是班组“一把手”了。

本文图片均由李涛摄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