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务段,为啥不简单?

铁路资讯   2016-08-02 08:48:00  0浏览 作者:

话: “车间有7名职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当天上道作业存在风险。”段主要领导立即安排各车间迅速调查摸底,统计分类。20分钟后,全段查找出来的患病职工都收到了段上送来的药品,因病不宜上岗的职工也被妥善安排。

这是襄阳工务段 “职工之家”中发生的一件普通 “家事”。2014年以来,该段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获知并解决了上千个职工反映的生产、生活和思想问题。小问题当场拍板,大问题上会集体研究解决,保证凡事都有回音,既体贴了职工的 “身”,又捂热了职工的 “心”。

近几年来,这个段先后获得了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火车头奖杯等荣誉,连续3年被武汉铁路局表彰为 “模范职工之家”。襄阳工务段养人先养心,聚人气暖人心,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书写了工务职工的新篇章。

养人养心,工区生活充实就是家

7月份以来,受南方持续降雨影响,襄阳工务段管内襄渝线、焦柳线多处出现险情。他们立即成立19个抗洪抢险突击队,日夜坚守、排除险情。

在这些抢险队伍中,随州线路车间线路检查班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工区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车间专门安排的包保干部叫张瑞,26岁,大学本科毕业,2014年曾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聘笔试,但最终却选择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襄阳工务段。

襄阳工务段地处山区,点多线长,2700多名职工常年露天野外作业。由于条件艰苦,过去这个段很多青年职工曾经有过跳槽的想法,但和张瑞一样,都逐渐放弃了跳槽机会。

让队伍渐渐稳定下来,是因为这个段采取了 “养人养心”的战略。他们借武汉局和谐站区建设的东风,抓住机遇,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这个段分布在1800多公里线路上的123个班组都有小食堂,冬天职工下班能喝口热气腾腾的姜汤,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小浴室能够让职工随时洗个热水澡。单身宿舍统一配备单人床、棉被、衣柜、空调,Wi-Fi和数字电视直通工区。大多数工班都有几块菜地,职工们利用休息时间种上时令蔬菜。自种蔬菜降低了伙食费,使得职工收入 “含金量”十足,还让职工着实体验到绿色与健康。

十堰线路车间小花果工区是襄渝线上的一个普通工区,这里有13名青工。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很艰苦,但工作生活仍然有滋有味。3年前段里为每个偏远工区补助800元钱生活费,十几个青年人一商量,买了100多只鸡雏和鸭雏。如今职工每天早上吃一个荷包蛋,生产任务重时杀只鸡,每逢职工过生日,不仅要做一桌好菜,还要雕花摆盘,拍个照传给父母。他们认为:爸妈放心,我们才能安心。有人说,吃好喝好不想家,小花果工区的职工说: “吃好喝好过得充实就是家。”

聚人聚心,文化建设送精神食粮

留住职工并不难,但要聚拢职工的心,光靠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不够的。襄阳工务段领导意识到,要增强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还必须提升软实力。因此,他们通过优良的企业文化和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让职工有了自豪感和归属感。

该段通过一张报纸、一台晚会、一本画册、一场巡回慰问演出的形式,为职工搭建舞台,凝聚职工的心。一张报纸 《襄工信息报》报道段里大事小情、感人故事;一年一台晚会展示职工才艺、表彰年度先进;一本画册记录职工岗位风采、动人瞬间;一场巡回慰问演出深入一线,为职工送文化送清凉送健康。 “四个一”活动已经成为该段职工凝心聚力的精神食粮和深受职工喜爱的企业文化品牌。

在2015年度的表彰晚会上,这个段自创的文艺节目 《我们的团队》用朗诵形式回忆了3个受表彰团队的故事,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工作时想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是一种奢望;下班后因为没有电视只能靠在乡村小路上散步来打发时光。他们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安全、顺利地完成一天的作业,见到一般人每时每刻都能见到的光亮。”

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这个段武当山桥隧车间机械化工区的9名职工穿着满是灰尘的工作服来到舞台中央。工长李新民说: “我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却知道守土有责的道理。我虽不善言谈,却知道肯定就是温暖,就是鼓舞。隧道施工还在继续,我们会更加努力。”他朴实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3年时间,这个工区职工辗转于武当山、白云山中襄渝线上有名的两个长大隧道,为隧道病害整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一支为了铁路安全畅通,在隧道深处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的团队。黑暗与粉尘可以遮蔽他们的眼睛,却不能改变他们心中做人做事的标准,长年的坚守使他们的工作服变成了 “隧道铠甲”,而这身 “铠甲”正是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征战的见证。

观众席上,一名快退休的老职工感叹道: “我都50多岁的人了,按道理说已经没有什么可感动到我了,但今天看到台上这些工友感人的故事,我流泪了。”

“晚会上每个节目都源于当年发生的真人真事,我们普通职工也能从晚会中看见自己的身影,感觉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据职工反映,这个被誉为 “小春晚”的表彰晚会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岗位的责任感、荣誉感。

近几年,这个段把评先活动和文艺演出融为一体,把过去单一评选表彰标兵和先进集体拓展为评选各工种、各方面的先进。从2013年开始,这个段增加了十佳工班长、十佳段嫂、十佳青年、十佳 “传帮带”典型工长等评选,让每一颗职工之星发光出彩。

被评为2015年度十佳段嫂的职工家属魏璨参加完表彰晚会后,在微信朋友圈里说: “我认识丈夫14年,今天才真正了解他的单位和他的工作,理解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那股坚持劲儿。这个大家庭对他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我们的 ‘小家’,我支持他1

近年来,这个段职工自创自编自演21个文艺作品,每一个作品原型都来自一线:有以职工违章后内心矛盾冲突为主题的小品 《规章与习惯》,有以谈心活动中真实事例为原型的小品 《转变》,有以4个爱岗敬业的工长为原型的快板《夸工长》……通过这些作品,职工感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决心为安全生产、队伍稳定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保障。

暖人暖心,平等沟通交流心舒畅

在自然条件艰苦和班组分散的情况下,过去一直困扰这个段领导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了解全段2000多名职工在想什么、缺什么、希望领导为他们做什么?他们曾试图采取 “襄工网上信息直通车”等方式,让一线职工把生产、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反映到段里再逐步解决,但因这些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让他们很难收集到职工的真实想法。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这个段采取领导班子每名成员每月与一个班组整建制谈心的做法,变 “报上来”为 “下去听”,直接让领导和职工面对面,改变了过去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靠文字和鼠标与职工沟通的做法。

这一变,领导和职工之间的沟通顺畅了、隔阂消失了,队伍稳定了、关系融洽了。一年多时间里,这个段领导与班组整建制谈心189次,职工反映生产、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上千个。凡事都有回音,小问题当场拍板,大问题会上集体研究,随着很多问题顺利解决,职工渐渐感觉到领导关心职工、依靠职工并不是纸上谈兵。

此前,胡集工区职工李军向参加谈心活动的领导反映,年轻人爱上网本无可厚非,但有些青工上网控制不好时间,有时玩到深夜,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不利于人身和作业安全。工区如果建一个网吧,进行统一管理,既能满足职工上网的需求,又不至于影响第二天上班。李军说: “一想到 ‘网吧’这个称呼,我就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一周之内,不仅胡集工区的网吧建起来了,全段有条件的工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各个工区把所有电脑集中在网吧内,建立使用制度,还安排专人管理,要求每天23时网吧准点关闭。这件事让段领导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一件事不解决可能影响一群职工。如果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很可能积重难返。职工不怕在恶劣的环境里工作,怕的是领导心里冷漠,忽视他们的存在。只有让职工的心温暖起来,才能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

如今,襄阳工务段的职工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晒小菜园丰收的果实,晒骄阳似火的天气下整修一新的钢轨,晒工友生日时工区食堂提供的大餐……这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改善后的满足,更是企业文化积淀的自信和自豪。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