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系统集成优势 打造精品工程新样板
铁路建设 2019-09-12 08:38:39 0浏览 作者:■本报 杜志波 王 磊 施玉博
“这简直就像是一件件工艺品,实在太美了。”日前,在由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商合杭高铁亳州南牵引变电所首件示范工程验收现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专家对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施工的商合杭高铁安徽段“四电”系统集成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建商合杭高铁起自河南商丘,途经安徽亳州、阜阳、淮南、合肥,终至浙江杭州,是有效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最重要的交通干线,被誉为“华东第二高铁通道”。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商合杭高铁“四电”系统集成工程2标项目部承担了豫皖省界至合肥段接触网、电力、牵引变电、“四电”房屋、防灾安全监控5个专业的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部成立后,紧紧围绕“依法合规、敢于领先、精品精美、期到必成”的建设目标,以“首件示范、样板引路”为工程建设理念,牢固树立高速铁路“四电”精品工程意识,严控安全质量,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持续推进现场标准化建设。目前,各专业已按照首件标准完成施工,顺利通过国铁集团静态验收评估,为商合杭高铁如期开通运营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面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交叉施工等多重压力,项目部充分发挥“四电”系统集成的优势,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议,调配各种资源,解决工程关键问题。高效的施工团队、先进的机械设备保证了施工有条不紊按计划推进,进场施工仅一个月时间,接触网第一杆于2017年12月13日在亳州市赵桥特大桥成功组立,拉开了全线“四电”工程施工的序幕。
工程开工之初,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从一公司、西安电气化公司、建筑公司、智能交通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起一支精干专业的施工队伍。他们建立了生产资源管理中心平台,对所有上线人员进行了现场现物技术、工艺培训,提高专业化技能,培养能工巧匠;细化分解施工工序,按照关键工序成立了恒张力架线、电连接压接、电缆头制作、二次配线等专业小组,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确保工艺标准落地。
项目部应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自主研发的数控腕臂预配平台,对接触网腕臂、吊弦、吊索、拉线、母线等部位进行工厂化预配,将计算参数导入电脑,通过电脑控制,实现了腕臂自动送料、切割、打孔,使腕臂预配精度从5毫米级提高到了2毫米级,预配效率提高了1.5倍;同时,吊弦预配精度从1.5毫米级提高到了1毫米级,预配效率提高了2倍。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运用了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附加导线展放机、新型接触网激光检测装置、锂电精密拧紧装置、轻型弹性吊索安装仪等专业化的装备。轨行车辆敷设电缆可提高施工效率3倍,接触网恒张力车的导线校直系统,可确保导线平直度在每米0.05毫米以内。另外,他们还在轨行车辆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实现全面、实时、动态的远程管理。
项目部在施工全线运用了云端视频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研究和集成应用,包含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工程视频监控、施工进度管理、一杆一档管理,可实现调度通过手机端录入每天的进度,系统自动生成完成比例,以汇总表及形象进度图的形式显示进度;可以根据接触网支柱杆号、类型、预配数据、检测人员等各类安装信息,生成固定二维码,实现可追溯性;同时还具备会议室指挥调度、生产资源管理中心视频监控、现场进度视频监控等功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做不到精益求精就不可能被认可。”这是项目部领导班子在工程质量上的集体共识。为保障施工任务保质保量高效推进,给后续验收工作留下充足时间,项目部加大工作力度,一线人员主动请缨,放弃休息时间,在夜间继续施工作业。漫长的黑夜,长长的线路,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在银白色的商合杭高铁上,施工人员头顶上的灯光星星点点,远处,放线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大地。
在施工现场,当笔者问到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有多久没有回家时,脸庞黝黑的他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着说道:“现在哪能回家啊,所有人都铆着劲儿正大干呢。活干完了,干好了,再想回家的事儿,不能给咱电气化人抹黑啊1
“不能给咱电气化人抹黑”,这句话简单而朴素,却分外有力。当时8月的天,骄阳似火,汗水一滴滴流过他的脸颊,而他却毫不理会,更顾不上擦,只是专心工作。这只是一名普通员工说的话,这也是奋战在商合杭高铁所有中铁电气化人共同的心声。
在横穿皖北大地的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商合杭高铁工地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工作的责任感;他们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忙碌的身影背后是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心甘情愿放弃与家人少之又少的团聚,只为让飞驰的列车早日驶过自己曾经踏过的土地!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