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后的幕后人
铁路一线 2016-01-27 13:02:43 162浏览 作者:邵旭华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一个专门从事铁路线路线路设备大修的施工生产单位。这里的职工长年流动在全局各条铁路线上,哪里的铁路施工任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和往年春运一样,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为确保春运期间的列车运行安全,他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施工时机,对铁路病害线路进行维修维修整治,及时消除线路设备病害,为列车安全运行打造安全放心线路。
在陕西秦岭山中的西康铁路,只见1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和千余名职工迅速冲上各自施工点,机械的轰鸣声、职工的号子声、工具与石块的密集敲击声,打破了打扮山山谷以往的寂静,现场顿时沸腾起来。这里是工务机械段的千余名职工在襄渝铁路线进行的大修施工现常按照路局的安排,他们当日要完成700米线路清筛施工任务。
虽然天气很冷,但现场工作的职工们却是身着单衣,而且头上还冒着白烟,他们正在紧张的进行着线路清筛和机械化维修作业。
劳动强度大并不是职工作业最大的难度,更为突出的是施工作业时间非常紧张,机捣线的维修施工一般都是在铁路运输的天窗时间内进行,所谓天窗时间就是两列火车运行间隙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除去工人和机械的进场的时间,真正施工的时间不两个半小时,时间短、任务急、战线长、每个人在施工期间精神都高度紧张,无论是哪个岗位,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职工赖晓玲是队伍中的防护员,她平日里主要负责防护工作,聆听每趟车的预报信息,然后再通知工作人员下道避让。看似简单的工作,确关系着线路上千人的生命及劳动安全。她清楚所担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半点疏忽。
在同事的眼中赖晓玲是一位女汉子,她也被职工们亲切称为线路上的安全“女门神”。 谈到这份工作时,赖晓玲感慨多:“每次要在铁道上来回行进10公里左右,这几年那真是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刚上班时最怕夜间施工,因为铁道两旁经常有各种动物的诡异叫声,现在已经习惯了。上班一天坚决不喝水,是她一贯的坚守,因为施工现场没有那个条件。每次巡线后一身汗味,想冲澡那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车上没有浴室,只能到附近的村镇去。在山区工作一两个月不洗澡是常有的事情。”由于长期在铁路线路风春雨晒,40多岁她显得比同龄人沧桑了很多。
职工李登贵是赖晓玲的爱人,在这个队伍中从事着轨道车驾驶工作,负责施工现场材料和施工人员的运输,一天工作要长达十几个小时。两人在一起上班,但每次上班他们都要兵分两路,虽在一条战线上,每天也很难见到面,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坚守的岗位。
由于职工们长期流动工作,铁路局特意为他们提供了宿营车。宿营车由退役但没有年限的客运车改造而成,20节车厢根据功能被划分为宿舍,发电房,材料库,餐车,技术班,锅炉房,会议室等。
宿营车上有特意开辟的“鸳鸯车”,是专门为双职工夫妻安排的。职工称这里是“夫妻专列”。他们能一起工作、吃饭、休息,让其他职工羡慕不已。其实看似幸福的夫妻,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痛苦。
赖晓宁和爱人李登贵也住在夫妻间里。不到6平米的夫妻房里摆放着一张双人床,两张桌子,为了节省空间,储物柜安装在墙上,就在床的正上方。地方虽然不大,但总归是家,赖晓玲把所有的东西都编制的井井有条,悉心照料的绿植寒冬里仍然勃勃生机,但说起车厢里的温度,李登贵说车都是铁皮制作的,热起来,人在里边真是待不住,一会会就想出去,置于冬天冷到什么地步,他说盖两床被子都冷。不过他们觉得这些苦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大事,就是对儿子亏欠太多,他们的儿子今年也已经21岁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双方老人身体差,没能力帮着带,他们不得不把孩子寄宿在亲戚朋友家,孩子小的时候也像吉普赛一样,在姨妈、舅舅、叔叔等亲戚家都寄宿过,光小学就转了3次学。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这里的职工们往往一出来干活都是三四个月甚至更多,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地,和家人朋友团聚见面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老人、孩子是绕不过的坎。谈及这些,他们都说:“亏欠父母和孩子的太多太多……”
今年春节,他们同样又和家人不能团圆。尽管如此,这些职工还是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据悉,全体参战职工要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连续性施工,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就要赶赴施工地点,“天窗”命令一下,所有作业人员立刻随大型养路机械进入封锁区间施工,直到次日凌晨4五点才拖着疲 惫不堪的身体回到驻地休息,整理机具,台账,洗漱完毕后往往天都快亮了……
春节临近,为打造春运行车安全放心线路,众多的铁路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一线,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无私奉献铺就着每个人的“回家路”。(邵旭华)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