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之上唱大风

铁路一线   2015-11-18 15:43:25  170浏览 作者:陶辉亮 刘 跃 蔡崇金

2015年11月17日,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颁奖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大礼堂隆重举行,全国共有200项工程获此殊荣。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担负施工的向莆铁路青云山长隧名列其中。

青云山,国家AAAA级名胜风景区,地处福建永泰。山势平地拔起、群峰俊秀、矗立青云。

2008年,随着向莆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向莆铁路项目进驻雄壮俊秀的青云山,挺进了荣列亚洲第四、我国第三,华东第一的双线双洞隧道——左线22.175公里、右线21.843公里的青云山特长隧道建设项目。

历史巧合回青云

福建这方热土,中国铁建二十三局三公司前身是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在新中国第一条铁路——鹰厦铁路建设中,他们担负大禾山隧道施工任务,在那个没有全站测量仪、计算机、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年代,靠着钢钎凿、铁锤夯、土箕运,肩扛手抬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山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石坚没有我们意志坚”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征服石质坚硬、空气稀雹导坑狭窄等各种困难,硬是比计划工期提前118天凿通了1460米长的隧道,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隧道攻坚老虎团”称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转战贵昆铁路梅花山隧道施工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亲临二十三团梅花山隧道施工现场,看见全体参建官兵慷慨激昂地投入施工,即兴赋诗一首:今朝梅花独秀,明天杜鹃满山。一马当先万马欢,欢跃奔腾猛超。百米二百四百,哪怕水浸石顽。十里山腰已打穿,欢声直冲霄汉。在现场,华罗庚还为参建将士们提出了“统筹施工法”,统筹后的施工组织更加科学合理,加快了施工进度,全长3968米的梅花山隧道比预计工期提前40天安全贯通,“老虎团”的美名再次远扬。

千回路转,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老虎团”再次参战闽赣大地,回到荣誉始获的地方,是冥冥注定还是机缘巧合?建设者们不愿多说多考虑,只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铁建人的诺言。

工程越大责任越大

全长635公里的向莆铁路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是连接闽赣两省的重要铁路干线,是福建省第一条连接中部和内陆大腹地的现代化铁路,也是中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大动脉。参与如此大的一项工程,二十三局人感到无比自豪,担负单线44公里的特长隧道施工,二十三局人深知责任重大。

青云山特长隧道施工有两大难点:一是工程艰巨,国内这样长的隧道都是两个以上工程局施工,象青云山隧道这样长大的隧道,由一个工程局独立承建,实属空前,对集团公司整体施工能力和现场组织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二是施工难度大,由于隧道超长、南方天气热,通风排烟、反坡排水十分困难,加之施工中遭遇特大涌水,高地热、岩爆等地质灾害,施工难度极大,对全体参建员工的意志品格是巨大的考验。就是在千难万险之间,五年多的建设时间里,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的建设者与这美丽的青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工伊始遭磨砺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的日子,中国铁建二十三局向莆铁路项目也在同一天开工,可谓吉祥喜庆。为了能取得了良好开局,项目配优领导班子,配强技术干部,人员设备陆续进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在荆棘丛生、陡峭环绕的青云山腹地摆开战常

项目初期,困难重重,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之大,施工条件之恶劣,让有着多年隧道施工经验的干部职工都犯了难。面对信誉缺失、上场遭遇质疑,将士们把机遇当使命、考验当战场,开工仅用45天就完成了调拨机械设备300多台(套)、新修施工便道8.3公里、改扩建施工便道15.4公里;新建便桥4座、加固2座;新建生活房舍9729平方米、生产房舍5550平方米的临建成绩。年半主体工程施工更是完成斜井开挖支护3018米,正洞开挖支护2142米,创造了月斜井全断面掘进312.9米、正洞二级围岩月成洞278米的好成绩。在首次业主信誉评价中获得“安全环保、工期进度、投资控制”三甲,合同履约能力在全线首屈一指。经过半年努力,从18家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令人刮目相看,得到了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和南昌铁路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青云山隧道施工最难的还是复杂的地质条件。隧道集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于一体,穿越12条碎裂岩带、裂隙密集带、硅化碎裂带、两条节理裂隙发育带,经过5条强富水性地段、6300米岩爆地段、4070米软岩大变形地段等,给隧道安全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小距离独头掘进、洞内高温高热、特大涌水、排烟排水、长大隧道通风等带来的技术难题都是世界级的挑战。

战胜特大涌水

2010年3月12日16时16分, 2号斜井掌子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霎时间,承载着千百年巨大压力的裂隙水,以势不可挡之势涌入隧道。而此前,据超前地质预报,富水断层地质变化明显,有裂隙水渗出,项目部领导果断下令,停止掌子面掘进,同时立即组织撤出人员和主要施工机具。因预防措施得力,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失。

2010年3月13日,青云山特长隧道设计最大突水量12196 立方米/天,而此时为2400 立方米/小时。仅一天时间,就把掘进的1592米长的左右线隧道、190米斜井淹没,积水达到12万立方米。

灾情发生后,业主和集团公司领导要求参战将士确保人身安全,及时排除险情。在紧急关头,各级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连夜商讨对策,制定抢险措施……

集团公司各单位的救援力量迅速向青云山靠拢。当抢险急需一批焊工时,局处两级领导立即从石武、贵广高铁项目部紧急抽派17名电焊工,昼夜兼程赶赴青云山抢险。当第一批抢险队员投入紧张的战斗后,第二批43名焊工也紧急从福建福清市昼夜兼程赶往青云山2号斜井抢险,及时有效地加快了抽水钢管的焊接速度和排水进度。同时,三项目部120人的抢险队员也紧急投入到一万条砂袋的装运中,60名电焊工苦战12个昼夜,焊接排水管接头4700多个,管长14000 多米,为抢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南昌局领导赶赴事故现场察看灾情时说:我对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在这次特大突水抢险中展现的智慧和勇敢表示钦佩,你们不愧为“铁军”称号,把工程交给你们干,我们完全放心。

随着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在空间有限的隧道里,要不断移动笨重的抽水设备,给抢险队员们带来种种困难。几番拼搏不寻常。2010年4月2日,将士们在历时20个日夜的鏖战,取得了抗击特大突水的阶段性胜利。

当排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专家组建议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帷幕注浆堵水方案。指挥部按照专家组意见,右线采用全断面作业管架布孔注浆;左线充分利用钻机设备的旋转灵敏度,采用上台阶断面施作止浆墙作为开孔作业平台,优化设计布孔参数,精确计算孔口和终端孔坐标,严格控制水平开孔和垂直角度。一周后,2号斜井帷幕注浆堵水取得成功,受到了南昌铁路局、业主、设计、监理、地方政府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有青山亦有高低温

特大涌水只是二十三局集团干部职工在青云山隧道施工中战天斗地的一个缩影。

青云山不光有青山绿水风景如画,800多米深的大山腹地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青云山特长隧道有着11100多米的高温地热段,超高地温便是隧道施工的又一挑战。冬天,高温地热段的围岩温度达30摄氏度,夏季有40多摄氏度,再加上机械设备和人员施工排出的热量,使隧道内酷热难耐。在高温、氧气不足的环境下的作业人员,极易导致脱水、缺氧的生理反应,加上因心里压力产生烦躁情绪,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设者们长期在高温、潮湿的环境里施工,再好的身体也吃不消,很多工人都出现了病理反应。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痱子粉、皮炎平、藿香正气液等消炎解毒药品,供一线员工使用。项目部先后采用大功率通风机送风,在作业面喷水降温等办法人工改善施工环境,给员工们备足绿豆汤等办法防暑降温。

青云山特长隧道穿越国家AAAA级风景区、老鹰尖山国家生态保护区,大面积的铁路建设对环水保构成了严峻挑战。按惯例,22公里长的双线特长隧道,应设计6至8座斜井辅助出砟、排水、通风,而基于环保,只设计了4座斜井,给施工带来了种种困难。为把青云山隧道建成环保线,建设者们硬是以多流汗、多吃苦的精神,成就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环保事业。

艰辛努力结硕果

2011年9月13日,建设者们通过3年零!”个月的艰苦鏖战,取得了比铁道部批复工期提前106天的优异成绩,使全线控制工期的青云山特长隧道提前贯通,这个日子注定被载入史册。

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以铸就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技术先行、样板引路、一次成优”建设宗旨,狠抓施工组织,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安全质量和环水保体系有效运行。建设中推广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7大项、11子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化钻爆设计,严控钻眼精度,Ⅱ、Ⅲ级围岩炮眼半痕率95%以上;采用防水板双缝热熔焊接技术,与止水带、排水盲管构成立体防排水结构,顺利通过F9强富水断层;采用专用通风机、接力风机、局部风扇结合洒水降尘、降温,成功解决了长距离通风和高地温问题;利用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风险管理技术,确保整个施工期间没有发生安全质量责任事故,顺利实现了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目标。

青云山隧道工程的顺利建设,标志着我国长大隧道施工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开创了由一家集团公司独立承建20公里以上超长隧道的先河。工程先后获的铁路总公司“优质工程一等奖”、中国铁建优质工程“铁建杯”、“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获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项,创造“长距离通风排烟”、“长距离反坡排水”、“光面爆破技术”、“断层帷幕注浆堵水”、“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小间距隧道施工”等6项新技术成果,同时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各级工法成果10余项。

后记

如今,向莆铁路已经通车且安全运营两年有余,运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福州到南昌的车程也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至3.5小时,两地经济活动、物流、人员交换频繁。带着青云山的浓浓祝福,带着经济社会发展自信,一条连接闽赣两地的高铁经济走廊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日益明显。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