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铁路建设工地上的职工书法家

铁路一线   2015-10-22 08:05:17  0浏览 作者:

陈聪

图为王秉良及其书法作品

把书法献给基层建设者,是王秉良一以贯之的理念。如今,他的书法被别人珍视,但他却毫不吝惜。每到一个工地,总有工友讨要书法作品,他也总是欣然展纸挥毫。于是,他去过的项目,大都留有他的墨宝。

道德讲堂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一项精神文明传递活动,讲堂有很多形式,如“说榜样”“诵经典”“赠书籍”等。而在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各基层项目组织的这项活动中,各单位都自发地将邀请王秉良现场挥毫作为“压轴节目”。在他的笔下,既有前贤王冕的“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有有感而发的“天降澍雨,地通坦途,赞我哈建,为民造福”。他用励志的词句,为基层工作者加油鼓劲。

最近,山西霍州到永和要修一条高速公路,建设者要在沿线以书法刻石,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单位找到了他,王秉良欣然应允,积极帮助联系书法家,并根据每个人的书法特点分配不同的内容,力求精益求精,不负使命。

王秉良生于河南省延津县,自幼喜欢文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有加,小学时便将四大名著悉数读完。他还经常在古文中作出自己的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那时候,偶然得到的字帖让他如获至宝,每天晚上,他用5毛、1元钱买来的毛笔,在废旧的报纸上练习书法。很快,小小年纪的他书法就在村民中得到了认可,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为村民义务写春联。后来,他到湖南衡阳铁路工程学校求学,成为学校社团部的负责人,校文学社、书画社、摄影协会等社团都归他统领。他主编杂志、策划活动,用美好的青春时光为自己蓄积了充足的正能量。

1997年毕业后,王秉良被分配到重庆渝长高速公路工地负责安全质量工作。那时的广告业还不发达,不像现在随便找一个店面就能喷绘、制作,而且工地在深山之中,进出非常不便。工地现场的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牌、门牌,制梁场龙门吊上的企业名称等等,有的在山石上,有的在墙壁上,有的在设备上,凡是需要写字的地方,几乎都是他拿油漆刷子一笔一笔刷出来的。他穿着一条破旧的牛仔裤,刷标语时顺着刷子流下的一条条红油漆都印在了裤腿上,洗也洗不掉,他索性拿油漆又在上面点上几个花瓣,就成了“梅花裤”。到现在,一些工友还在传说着他的这段“逸闻”。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他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转行耍起了“笔杆子”。2000年,单位要编纂企业发展史,史志办主任从报章上慧眼识珠,经过一番努力调他到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的某处机关担任史志编辑,王秉良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机关,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写作和书法。之后,他陆续出版了《心灵版图》《烟云》等文学作品集,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调入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机关,从事宣传工作。一步一步,他走得扎实而稳剑

知音者说:“书为心画,从一个人的书法中就能了解、读懂这个人。”王秉良把文化内涵融入到书法中,经过时间的磨砺,字体变得浑厚而有傲骨,柔中蕴刚,如同他本人的性格。

想和朋友聚聚,他就吟一首《邀朋偕饮》:“适逢周末,妻儿远行。退食自公,茕茕对影。我有旨酒,饮酹谁同?独处无聊赖,悄焉忽忆卿。山中正清佳,群鹿食野苹。暂离尘氛外,把臂入林中。寄语二三子,可来一酩酊?”

从中我们是否也能品味到洒脱的“竹林遗风”呢?在王秉良的精神世界里,他更属于中国传统型的文人。在他看来,书法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脱离文化修养的“书法家”是不存在的。要习得书法真谛,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根基。他的字主要从晋人处汲取营养,他特别钟情王羲之的《十七帖》,将它放在案头,经常手摹心画,领会其中的神韵妙趣。

而读书不辎广览博取也使他的胸怀、眼力和一些“专业书法人士”有所区别。有一次,王秉良的一位画家朋友从画册上临摹石涛的四幅《高士图》,苦于草书写的四首诗题跋极难辨认,便请几位中国书协会员来帮助辨别,但几个人研究了好久仍有二十多个字无法确定,于是就请王秉良来辨识。他到场后,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最后全部四首诗被悉数“破译”。从那以后,篆书、隶书、章草……古帖中解读不下来的字,朋友们都会想到找他求助。

王秉良平时主动与各界名家交流,触类旁通地增加阅历和见闻。他文化圈中的朋友,有作家、画家、书法家,也有中医、收藏家、史志专家、记者、编辑……形形色色,这些人在自己的领域内各有千秋。一些年过古稀的老人都是他主动邀约的座上宾、忘年交。和这些朋友在一起,王秉良说:“时一谈宴,则陶然忘我。”他也有感慨:一些潜心研究传统文化的老师们就是中国的“国宝”,然而现在这样的人却少之又少了!

王秉良总说,书法的艺术天地浩瀚无边,许多前贤的造诣几乎不可追攀,自己能做的只是如虔诚的信众一般,用心去追随。他从来不以书法家自许,有着传统文人的胸襟气度,愉悦地为工友写写字,在其中陶情怡性,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本文图片由陈聪提供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