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调探伤仪 消灭检测盲区

铁路一线   2015-09-22 09:35:09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何皓铎

近日,包头工务段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结合安全实际对探伤仪进行技术调整,破解了无缝线路道岔焊缝的探伤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列车的提速,该段管内集包、包西、京包、包兰正线已全部成为无缝线路,尤其是集包线、包西线均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部位连接形式全部为焊接。因为道岔焊缝受列车冲击大,所以很容易出现伤损。从断轨情况来看,焊缝部位折断占断轨总数的50%以上,伤损全部位于轨腰或轨底,而焊缝轨腰和轨底的构造不同,探伤仪会出现检测盲区,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探伤人员被迫长期采用手工方法检测焊缝状态,既费时又费力。

为此,该段抽调多名技术骨干,专门成立课题小组,对焊缝探伤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受焊接后在钢轨上留下焊筋,也就是 “伤疤”的影响,现有仪器探头在探测模式下会形成回波假信号,无法为养护维修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在对不同焊接方式形成的伤损发生部位、大小和回波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课题小组群策群力,经过无数次实践探伤,不断改进探伤工艺,最终提出合理有效的检查方案。他们根据回波水平距离准确测量探头和伤损位置,结合焊筋外观对轨颚及轨底部位进行判伤;使用0度及双45度探头,利用穿透探伤对轨腰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经过精调改造的探伤仪能够精准无误地在道岔焊缝上检测,不仅减少了探伤作业的工作量,还能有效地为安全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

目前,该项技术攻关成果已被列为“金点子”,在全段推广。

  • 多角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 “贴身保镖”护卫动车安全
  • 线路防胀轨 整治有“凉方”
  • 包头工务段达西桥隧车间职工精心整治桥梁护轨病害
  • 铁道线上的“守望者”
  • 信念,让他始终坚守
  • 包头工务段筑牢集中修施工安全防线
  • 包头工务段在集中修期间掀起“党员先锋”热
  • 包头工务段进行“奉献呼铁·成长成才”主题教育
  • 包头工务段夜间施工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