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下涉水除隐患

铁路一线   2021-01-15 07:05:17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彭 琦 本报 贺 勇 张雨思

“工长,快来看呀,这个涵渠八字墙的片石松了。”1月11日,在检查京九线980公里800米处涵渠时,麻城工务段潢川桥隧车间潢川桥梁检查工区班长焦显峰焦急地喊道。

当天,这个工区的6名职工按照冬季防洪三项基础工程检查计划,徒步检查京九线大别山腹地潢川至光山区间的3座涵渠、10座限高架、3座上跨立交等设备。气温低至零下6摄氏度,寒风彻骨,天寒地冻。

听到焦显峰焦急的喊声,工长朱明华和4名职工快速跑过来,仔细一看,涵渠里积满了水,左侧边墙片石有松动的迹象。于是,他们拿出两根木棍,试探水的深度和片石的松动情况。“工长,我回去把抽水机带过来,把水抽干,彻底检查一下。”焦显峰说。

随后,焦显峰带领2名职工快速跑向300米外的工程车,回工区装运抽水机和发电机,剩下的3人对涵渠再次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检查全方位、全覆盖。寒风中,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40分钟后,工程车返回。6个人通过肩挑背扛的方式,将抽水机、发电机、水管和应急抢修工具搬运到现场,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焦显峰负责发电,小李负责抽水,我负责观察病害。”朱明华简单分工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随即展开。

涵渠里的水基本抽干,6个人抢着涉水去检查。“不要争了,我和焦显峰下去。”朱明华和焦显峰试探着走进涵渠里,鞋子瞬间就湿了,脚也冻麻了。他们两人小心翼翼地检查边墙和拱顶,发现八字墙基础冲空、部分墙体倾斜。朱明华立即向车间和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在桥隧技术科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采取打木桩的方式进行临时加固处理。

加固后,他们又朝下一座涵渠走去。6个人即兴唱起歌,歌声在寒风里飘荡。

  • 雪落大别山 彻夜保安全
  • 铁路冬运的“夜行者”
  • “三定”“四包” 守护普铁安全
  • 雨夜,为道岔加紧换装
  • 防护用品既暖身又暖心
  • 做京九铁路上的一颗道钉
  • 夜战合武迎冬运
  • 精心描绘奋斗成长路线图
  • 筑起冲不垮的钢铁防线
  • 人民的党员队伍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