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缘于钢轨人生 ——成都铁路局集团公司凯里工务段通讯员叶志权侧记

铁路一线   2020-09-28 19:58:41  182浏览 作者:唐思佳

40年前,他只是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青年,一个顶替父亲工作的“铁二代”。在钢轨人生旅途中,他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一份干事创业的执着,通过40年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线职工成为了站段中层干部;从懵懂无知的青年变成获得贵州盛集团公司的优秀通讯员。他就是成都局集团凯里工务段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叶志权。

筑梦沪昆 砥砺前行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叶志权进入贵州省境内沪昆线东段山区铁路,走进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岗位,一晃,度过了一万多个个忙碌而充实工作日子。在那些走过的岁月里,回忆就像风筝的线,飘飘散散,在苗岭侗乡的一个个小站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回忆是脑海里的芯片,每每闲暇时都会想起一些刻在心里的记忆。

那年叶志权正好17岁。小小的个子加上一张稚嫩的脸。因了父亲到了退休年龄,他停学顶替工作来到山区铁路小站,专门侍弄两根冰凉的钢轨。那时候,工区里除了工长、班长和几个巡道工以外,大多是青年人,而且以刚刚顶替的一些青工为主。叶志权是在铁路边长大的“铁二代”,自从与两根钢轨结缘,那个心劲儿,甭提有多高涨了。但是,那个时候,很多人看不起养路工,称其是“铁路农民。”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养路工,三件宝,捣镐、耙子、破棉袄;烈日晒,寒风咬,连个老婆也难找”,而养路工也自嘲:“有女不嫁养路郎,整天围着线路忙,下班回到家中来,穿着一身脏衣裳”。听到这些,心里总觉得很别扭,堵得慌。

初到小站工区那阵子,面对陌生而偏僻的环境,叶志权如同进了迷宫,与他共事的是一群陌生的人,举目所见之处是冰凉的铁轨和钢琴键盘般的枕木,那个时候还有拉着一列不算太长的车皮、吐着隆烟、缓慢爬行的蒸汽机。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伴随着铿锵的轮声,他总是早早地坐在床头,写一点寄托自己青春心情的日记聊以自慰。

工作3年后,因为表现较好,叶志权被段团委推荐去学开轨道车。报到那一天,面对偌大的段机关,心生许多不习惯,有些孤单寂。晚上,毫无睡意的他坐在寝室门前打发漫漫长夜。那天,月光皎洁,银白的光辉从天际倾泄下来,洒在四周,泛着银光的铁轨默默向远方伸去,没有列车通过的时候,这里的夜宁静而恬美。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叶志权每到周六都要乘车穿梭于单位与家之间。那时跑一个单程,需用5个多小时。每次乘车,风雨无阻,走过春夏秋冬,像放风筝一样把自己放出去,家中的妻儿又用盼归的目光把他收回来。这段铁轨,就成了一条沉甸甸的拉链,火车便是那枚拉锁,一会儿开启,一会儿缝合,来来往往,如日月的光梭织着工作、生活、家庭的锦缎。

年轻的生命需要接受挑战。不久,叶志权组织了一帮文艺青年,自发创办了一份文学刊物——《舞阳》。那时候,每当下班回到驻地,他便潜心铁笔刻字,每期油印几十本发给大家分享。在和一群文艺青年的深入接触中,叶志权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下定决心要重新读书,于是,开始从基础知识学起,先在贵阳铁路分局党校补习了一年半的高中,随后,考上了四川省党校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毕业后,又经过两年半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

通过边工作边学习,叶志权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他一直感激那些年的历练。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事业,而叶志权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工作之余写点文字,至今乐此不疲。每当看到自己写出的文稿在路内外各种报刊台网上发表,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丰富的生活经历,让他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钢轨人生路。

情系大山 肩扛责任

40年的铁路生涯,不仅让叶志权学会了怎样宽以待人,善待每一个工友,而且让他从一位平凡的养路工到担任轨道车司机、运输班长、团委书记、党办主任、组织助理、宣传助理、纪检员的转型。还先后在线路、桥路、重点维修等5个一线车间担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他经常深入到一线与职工近距离接触,与职工同吃、同注同劳动,从中了解他们,宣传他们。重点讴歌他们常年舍小家、顾大家,在贵州高原侍弄钢轨、设备的奉献精神;述说他们守护着山区铁路也守护着寂寞,坚守在大山沟,驻守在偏僻、边远小站的坚强意志;赞美他们辛苦、粗犷,甚至淳朴、善良的人格魅力。为搜集小站人在平凡工作中不平凡的事迹,叶志权“命令”自己长年穿梭在全段管内的每一个工区,把一腔挚爱与深情,融入钢轨人生中。他深入一线采风,为自己的业余创作搜集到无比珍贵的第一手素材,进而写出了许多新闻作品,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铁路工务人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传扬了山区铁路守护神的艰辛与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天,叶志权边工作边采访,边用文字书写,用相机拍下每一个有着美好回忆的场景,常常晚上伴着一盏孤灯,坐在电脑桌前敲击键盘,一坐就是几小时,经常捣鼓到深夜。头昏了,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写作。他给自己订下了几条规定:一是勤于笔耕;二是写真人真事,现场采访决不闭门造车;三是不怕路途遥远。十年一剑破茧成蝶。自1986年至今,他已在《人民铁道》、《西南铁道报》和《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等路内外20多家报刊台网发表消息、通讯、散文、小说、诗歌、言论等稿件3000余篇。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付出,也让他从当初稚嫩的“小男孩”逐步成长为单位干部职工认同的“一支笔”。

2012年,凯里工务段掀起“三线”建设高潮,为了弘扬企业文化,叶志权和其他通讯员密切协作,完成了段歌《激情飞扬》,“穿苗岭,越侗乡,迎来朝霞送走夕阳,求真务实,创新奉献,夯实基础,我们挺直脊梁……”这首歌的创作,是叶志权多年来对全段职工思想、一线环境、现场氛围等众多素材情感综合后又提炼的精华。当听到全段干部职工在各种仪式、活动时高唱这首歌时,他就更加坚信,他的付出是值得的。他说:“能够用笔杆子为单位做些贡献,是我参加工作几十年来最大的心愿”。写作,对他的钢轨人生是一种磨砺,叶志权视它为一生的好“伙计”。因为它的相伴让叶志权先后多次被评为段先进工作者,原贵阳铁路分局,以及成都铁路局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撰写的调研文章《站段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获2011年度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论(著)文二等奖;文学作品《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荣获2013年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报告文学一等奖,受到一线干部职工的喜爱,让路内外许多读者不仅认识了叶志权,也更了解了看小站,熟悉了小站人。

不负韶华  笔耕不止

曾几何时,因情生爱,叶志权夜以继日地笔耕,每一次到小站、他风里来雨里去。渴了,捧几口山泉水,饿了,啃几口随身携带的馒头,夜深了,还在小站工区的电脑上敲击,困了,就在沙发上蜷缩一宿。

多年以后,当叶志权翻开自己的新闻剪贴本,望着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文稿,望着那些曾出过力、流过汗,现在已经累积的铅字,不胜感慨。从一个地地道道的一线职工成长为一个业余新闻通讯员,个中的艰难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现在铁路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有了“蓝剑号”、“和谐号”。7年前春运的第二天,叶志权在车上与邻座津津乐道,热议铁路这些年的变化,憧憬乘上动车的美好明天和未来。邻座一位70开外的老人接过了话茬:“现在的人啊,真是生在福窝窝里了,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坐火车安全又快捷,回趟家比过去缩短了大半以上的时间,好方便哦。老人说他年轻那阵子,这条线一路上全是崇山峻岭,一条简易的公路跑汽车,出一趟远门简直难于上青天,更不要奢望有火车坐了。”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讲到兴头上,老人还哼唱了一首过去民间流传的歌谣,讲述那个时代的人从镇远步行到玉屏的歌谣:“镇远下来五里牌,转个弯弯箱子岩。几脚跨过两路口,蕉溪街上买草鞋。铺田才把草鞋穿,不觉来到鸡鸣关。哪怕山高路又险,走过一山又一山。青溪城里吸袋烟,炎炎烈日已西偏。羊坪街头吃晚饭,玉屏就在眼面前。”这短短的几句唱词,运用了夸张手法,唱出了一百多里行程的概貌。

叶志权在40年工作中,虽然钢轨人生经历了一些坡坡坎坎,但比起父辈而言,算是够幸运的了。他在山区铁路一线摸爬滚打干了3年,按照父亲“莫搞文字学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叮嘱,去学开了7年轨道车。到头来,他还是带着弟弟一道在文字的天空比翼齐飞,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好在随着日子的流逝,父亲不再坚持己见。他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手把手地教他摄影,教他吹笛子、唱川戏,还教他如何用眼睛,用大脑,用灵巧的手去感悟大千世界。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忘情于贵州铁路运输生产,闹热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服务山区铁路的时光,于叶志权也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让叶志权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今,他已经五十将进八,但那些走过的岁月却时时刻刻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在那单纯、远离世俗的环境和空间里,虽然很苦很累,但他觉得很充实,也收获很多,那些小站人教会了他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教会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教会了他什么是爱心和责任,为他的钢轨人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及想法时,叶志权说自己将一直写下去,一直到写不动的那天,或许,这就是一个58岁老通讯员的时代情怀;或许,这就是一个奋斗者的人生答卷;或许,这就是叶志权笔耕缘于钢轨人生的真实写照。

psc.jpg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