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中的急行军
铁路一线 2019-08-04 23:10:22 224浏览 作者:李佳晏持续的大雨在电闪雷鸣中已下了快整整一个星期。
7月29日,正在成昆复线米攀项目部开会的项目总工潘建平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腾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同志们,我刚刚接到消息,既有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间突发水害塌方,导致接触网倒杆塌网。集团公司要求我们立即行动,紧急驰援受灾现场1
潘建平一边走出会议室,一边启动应急预案。“接触网队,立即在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和党员突击队中抽调精兵强将20人,携带个人防护用品,整装集合1 “综合部,调集抢险车辆和指挥车,我们必须准时出发。” “中心料库,马上检查清点应急抢险物资,有序装车1……一时间,项目部人影穿梭,大家紧张地行动了起来。
夜色慢慢合围,大雨仍在扯天扯地地下着。在项目部通明的灯火和鼎沸的人声中,每个人都在为即将面临的抢险任务绷紧了弦,抢险队员依次接受点名,鱼贯上车。汽车快速驶出项目部,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经过260余公里高速公路的行驶,汽车到达泸沽站的时候,已是夜里十点左右。现在,去往离受灾点最近的埃岱火车站还有200多公里,只能走省道和乡道。雨夜中,崎岖险峻的山间道路在大凉山里蜿蜒穿行。受连日降雨影响,随时可见零星滚落的山石掉落在道路中间,汽车必须随时避让。安全员赵冲坐在司机身边,一边关注着天气预报情况,一边紧盯着雨雾弥漫的道路,不时进行路况提示。潘建平在电话里与已经先期到达的西昌工电段保持着联络,了解灾情情况,同时在心里快速地盘算着,一套抢修计划的雏形渐渐在心中形成。
抢险车颠簸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达到越西县城。从前方传来消息,越西到灾害现场最近的埃岱火车站公路已经被泥石流冲断,后面的路程,必须依靠铁路轨行抢险车辆前进。在与西昌工电段进行了短暂的方案对接后,等待轨行车辆的间隙,潘建平与赵冲、舒洪然等突击队骨干聚到一起,在车内昏黄的灯光下,展开预先收集到的铁路线路图,研究初步方案,进行小组分配和人员分工,再次检查个人防护用品状态。等这一切准备完毕,已经接近深夜两点。
就让我们上吧
虽然已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的预想,可当7月30日抢险突击队进入到灾害点时,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受灾地点的尼日河被两面高山夹持,河的一岸是一条狭窄的公路,另一岸就是傍山而建的成昆铁路。紧靠铁路滑坡的山体被当地人称作拉古子山,高约500米。从山顶而下,一条宽约30米的滑坡带呈现在人的眼前,如同大地被生生地划出一道巨大的伤口;大约5000余方泥石流咆哮着倾泻而下,漫过铁路,冲进宽达100多米的尼日河,大量泥沙正在河水中汹涌翻腾。肆虐的滑坡体不但沿铁路路基溢进了隧道,还冲断了接触网支柱,直接导致了接触网塌网和部分腕臂不同程度损坏。
看到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的抢险突击队整齐而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现场,先期到达的西昌工电段负责人一边欣喜地紧握住抢险队长潘建平的手,一边进行了简短的情况介绍和工作分工:由供电部门先行清理被泥石流掩埋过的承力索和导线,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的抢险突击队需要立即投入到接触网支柱的恢复中。潘建平胸有成竹地对说:“你放心,我带来了正在成昆复线铁路施工接触网的精锐部队,后面的事,就放心地让我们上吧1
在狭长的路基面上,一面是随时可能继续滑动的山体,另一面就是波涛翻滚的尼日河水。此时,大雨仍在铺天盖地般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在这狭小的空间中,突击队员不但要面临随时可能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还要与工务部门的抢险队伍交叉作业。突击队员按事先计划的预案架起了夜间探照设备,潘建平一面安排防护员分别从不同方位对山体滑坡面进行严密监视,警惕可能出现的新险情,一面协调作业面,突击队就在有限的空间里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基坑开挖、坑口支护和底锚板埋设。
大雨一阵紧似一阵。对讲机喊话声、机器轰鸣声、铁锹铲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连站在旁边说话都需要更大的声音。每个人身上都溅满了泥浆,脸上流淌的,已经分不清是灌入的雨水,还是紧张劳动产生的汗水。由于无法展开更大的作业面,突击队员采取了轮流作业的方式,一组人累了,马上换上另一组人下到坑底继续抽水、开挖和清淤。很快,第一组坑挖好了,100多公斤的预制锚板被稳稳地铺设在了坑底。在供电部门的配合下,接触网支柱在雨中被稳稳地起吊、就位。潘建平在雨伞的掩护下紧盯着经纬仪,在对讲机里指挥突击队员调整杆位,精确整正。紧固正杆器、分层回填、夯实,看到新的支柱在大雨和泥泞中又重新昂然挺立,铁路供电部门同志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一组又一组受损的接触网支柱,在滂沱大雨中被抢险突击队陆续恢复了。盒饭直接送到抢险工点,突击队员坚守现场,雨靴不知被灌了多少回雨水,就在现场脱下来倒掉继续穿;累了就在现场的简易工棚里伴着哗哗的雨声小憩一会。支柱虽然恢复了,但剩下的全都是关键性工序了。腕臂安装、下锚装配安装、承导线正式落锚、导线损伤状况检查、吊弦预制安装、电连接安装、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
抢险突击的旗帜在风雨中飘荡,“扛起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的标语时刻在激励着抢险队员。
四川省委和凉山州委的领导来了,成都铁路局的领导来了,成昆铁路公司的领导也莅临现场指导,看到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的突击队员的繁忙而有序的身影,他们亲切地询问抢险的进展情况和队员们的生活安排,勉励潘建平和他带领的突击队有序组织,迎难而上,按期拿下拉古子山抢险任务。
一定要万无一失
导线、承力索终于被重新挂上支柱。对悬挂情况和导线损伤状况的检查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应急线材是早就准备好的,但是是否更换导线,只能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潘建平带领的突击队和西昌工电段的同志一起并肩奋战,站在抢险车的作业平台上,一寸一寸往前推进检查,生怕遗漏掉一个硬点、一处磨损段。突击队员们在简易工棚里紧张地等待着检查结果,一旦导线不符合运营条件,就要马上启动更换程序。
夜已深了,雨点在慢慢变小,有些突击队员在工棚里和衣而躺,疲惫得发出了鼾声。这时,抢险列车前方传来消息,检测完毕,可以满足电力机车运行条件。抢险队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8月1日,天终于放晴。大雨过后,太阳变得格外毒辣,仿佛要把连日降下的雨水重新蒸发回天空。在突击队的协助下,滑坡面早已被蓝色的棚布覆盖。在拉古子山的山腰处,一群身着黄色防护服、头戴安全帽的人,沿着铁路线一字排开。人声鼎沸处,塌方地段两端的隧道内,成吨的泥石流仍在源源不断地被运出洞外。
自从塌方发生以来,这条连接中国西南部四川和云南省的重要铁路就彻底中断了,成都开行西南边陲重镇攀枝花的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全线停运,这条穿行在大凉山深处的钢铁黄金线,更是失去了往日列车飞驰的神韵。
尽管前一天突击队已经与供电部门一起对接触悬挂调整和导线损伤情况进行了一遍仔细检查,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今天还要利用工务抢修的间隙,再一次对昨天的检查进行复核确认。
检测列车已平稳就位,潘建平和他的队友登上列车,对接触网参数进行再次确认。检测列车拉响长长的鸣笛,开开慢慢地向前移动,潘建平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接触导线,刺眼的阳光照在他蓬乱头发下面疲惫而黝黑的脸上,略微干裂的嘴唇里,富有节奏的报诵着刚刚测得的参数。激光测量仪紧随检测列车配合进行参数测量。一米,一米,又一米,检查确认平推终于达到了终点。
导高正常!拉出值正常!线坡正常!平顺度正常!包络线检测正常!
潘建平笑了,他的队友们笑了,西昌工电段的同志们也跟着欣慰地笑了。阳光下,他们的笑声是那样爽朗,笑容是那样灿烂。明天,这条穿行在攀西高原的钢铁巨龙,就又将按照成都铁路局的计划,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啦!
再见,拉古子山
8月2日上午,潘建平和他的突击队队友们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拉古子山间的这段铁路线上。按照成都铁路局安排,今天,铁路抢通后的第一列货运列车将于上午9:31分从这里通过。
岩岱1号隧道一端隐隐传来了火车的笛声,机车牵引着60余节货箱,正从远方飞速驶来。只见电力机车的受电弓平稳地在导线下滑行,一转眼,这条钢铁长龙又疾驰而去,在线路远端慢慢地消失成了一个小黑点。
潘建平胸中长舒了一口气,再次看了一眼阳光下闪着亮光的铁路接触导线,登上了返程的抢险车。大凉山湛蓝的天空中飘飞着绸缎般的白色云朵,尼日河昏黄的河水仍在不停地奔流,拉古子山在视野中渐渐远去,那被蓝色棚布覆盖的滑坡体,如同大地打上的绷带,也逐渐消失了视野之中。在米攀项目部,等待着突击队的将是英雄凯旋般的欢呼。
车上,不知谁用手机放起了音乐:“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想着已经好些天没有和远在成都的小儿子联系了,潘建平也用手机打开了视频。手机屏幕里,是儿子充满稚气的面孔。
“爸爸,你们为什么还在听这么老的歌呀?”“爸爸,为什么这几天都不和我联系了啊?”“爸爸,你的胡子是有多久没有刮过了?”
儿子的声音是那么天真稚嫩,潘建平看着儿子的脸,久久没有回答。这个带领着一支战无不胜突击队的男人,这个在危难时刻大显身手的男人,此时此刻,眼框却渐渐湿润了……(李佳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