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检测插上“科技之翼”
铁路一线 2018-05-21 09:38:50 0浏览 作者:■本报 俞霄凡
近年来,随着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客货运量急速增长,上海工务段管内线路增加,维护周期缩短,精度要求提高,线路养修工作量陡然上升。该段大力推广运用轨道检测小车等新型线路检测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确保线路设备运营安全。
5月9日凌晨,在京沪高铁丹阳北至常州北区间,苏州北高铁线桥车间常州北综合工区工长刘兵正在带队进行“天窗”修作业。“今天的作业区间是上行1139公里至1145公里,不要推太快,保证数据有效1上道前,刘兵反复叮嘱,“搬运小车轻拿轻放,磕碰了会有误差。”在刘兵的指挥下,一名职工负责安装,另一人使用工具找到“零点”并在该处为轨检小车校准。不一会儿,“零点”校准完毕,轨检小车开始工作。
轨检小车是个“大块头”,构造相对复杂,组装比较费劲,需要多名职工“联合作战”。推广使用之初,不少职工心里犯嘀咕,可实际使用下来,它一天能检测正线约8公里,误差也能控制在0.3毫米内,远超传统道尺的精度。除了轨道内部的几何状态,它还能轻松获取线路中线偏差等外部状态。与道尺加弦线的传统手工检查方式相比,使用轨检小车速度快、准确率高、检测项目全面。
“小车推过一遍线路后,我们马上下载、分析波形图,了解线路状态,找准问题,校对里程,可以最短时间内消除病害。有了它,线路检养修工作更高效了。”该段苏州线路车间副主任、全路技术能手张东说。
轨检小车检查覆盖的线路,无须人工再次测量,它的推广应用让大批线路工告别了过去弯腰式检查的劳苦,大大提升了线路设备质量。很快,车间、工区掀起学习使用这个新型工具的高潮。
无论人工检查还是轨检小车测量,都只能获取静态几何数据,无法反映轨道在车轮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情况。为保障行车安全、平稳,更科学地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带有多种先进设备的新型轨道检查车应运而生。在上海工务段管内的各条既有线路上,时常能看到轨道检查车在机车牵引下驶过。
要确保动车安全、平稳运行,轨道、车辆、接触网等设备必须达到很高的质量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若不进行同步检测,就无法真正保证各部分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于是,被誉为“高铁医生”的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粉墨登潮,一举破解了同步检测难题,其检测速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且精度不受检测速度影响。
夜幕下,高速综合检测动车像一支离弦的箭,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它们提供的“情报”对上海工务段科学制定养修办法、提高设备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在国家强大科技实力的推动下,各种新型检测工具“遍地开花”。上海工务段始终聚焦铁路科技发展前沿,大胆创新工作模式,灵活使用检测工具,推动管内设备质量大大提升,确保了线路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