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上还有诗和远方
铁路一线 2017-06-22 20:31:47 0浏览 作者:■本报 唐 茹 本报 李 珂 本报 关富成
“风雨中,那抹橘黄的身影,英姿飒爽,排查隐患,仿若铮亮钢轨,铁汉柔情。”6月中旬的一天,“巴山小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首名为《风雨中,那抹橘黄的身影》的小诗。不一会儿,这条帖子下方就收到了几十个“赞”。
“巴山小司”名叫司奎超,1米8的大个头,是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松树坡线路工区的一名副工长。不上班时,他身着哈伦裤、脚蹬运动鞋,是一个时尚的“90后”。他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先后写了《巴山巴山》《那场不见不散的相约》等200多首诗歌。
司奎超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在大巴山与钢轨、枕木为伴的养路工。在工地上,他和工友们一起撬钢轨,嘴里吼着震天响的号子;十几公斤重的夹板扛起来就走,爬山钻隧道,一口气走到施工现常他说自己“有3种性格,在工作中是激情的,在学习中是认真的,在生活中是快乐的”。
2012年,司奎超从哈尔滨铁道职业学院毕业来到巴山工务车间。刚来的那个夜晚,他记忆犹新。他从老家长春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到西安,又坐了7个小时的汽车到巴山,从高速公路下来到车间时,因公路塌方,客车难以前行,只得半途下车。司奎超回忆道:“当时,车间党总支书记、车间主任打着手电,带着我们步行了几公里,才来到车间。”
松树坡线路工区成立于1978年襄渝线开通之时。虽然名字叫松树坡,但工区周围一棵松树也没有,一到晚上,四周一片漆黑,是车间管内条件最艰苦的工区。
“现在,山脚下通了公路,但到工区要爬320级台阶。很多时候,工具、材料要靠我们肩背手抬到山下,再通过汽车运到现常”司奎超到工区后,在笔记本里写下心里的苦闷:“群山莽莽巍峨岭,决眦头上尺目天。失落失望失斗志,盼走盼离盼出山。”他甚至做好了“连铺盖卷都不要就走人”的打算。
正在迷惑彷徨时,工长何青燕带着司奎超来到红岩弯大桥,指着隧道口上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诗句,讲起了长眠在巴山的铁道兵烈士的筑路事迹,又讲了老一代巴山人谢和平、曹美英的坚守和奉献。这些人的事迹令司奎超感到震撼,他开始思考留在这里的意义。
何青燕自入路后,坚持在松树坡工区工作了25年。为引领青工安心山区、岗位成才,他坚持在新老职工间实行“一对一”结对子。那一年,他和思想活跃的司奎超结了对子。除了做思想工作,他还把工区的宣传栏、黑板报的更新任务交给了小徒弟,引导徒弟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在思想上谈,在生活上帮,在业务上则严格传帮带。小到上弹条、认轨距挡板,大到施工组织、计划落实,师傅都手把手地教。那2年,司奎超忙得团团转,迅速成长为工区业务骨干,并在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组织的技术比武中多次获得好成绩。去年,他当上了工区副工长。
瘦弱的陈勇和司奎超一样,也是何青燕的徒弟。他的家乡在甘肃庆阳,为国家级贫困县,陈勇是家里唯一通过考学找到工作的。刚来到工区时,条件艰苦再加上饮食不习惯,他觉得自己“刚从一个苦窝出来,又掉进了另一个苦窝里”。何青燕跑到几公里外的镇上买了一袋面粉,晚上9点多背回工区,连夜和面、抻面,做了一碗河南烩面给陈勇吃。虽然不是兰州拉面,但这碗面着实暖透了陈勇的心。那天晚上,何青燕对陈勇说:“我文化水平没你高,讲不出大道理,但是好多大学毕业生都是从最基层的工区干起,最后百炼成钢。”
松树坡工区是半道工区,汛期降雨频发,周围危岩山体较多,线上列车运行时靠电话与临近车站联系。工区根据雨情及时采取巡查、封锁、扣车等措施保证安全。
25年来,松树坡工区锻炼出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工长何青燕一直坚守在大巴山,续写工区39年无事故的安全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