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疆草原开往深圳“窗口”

铁路一线   2016-11-16 08:28:21  0浏览 作者:面

■本报 傅世忠 本报 刘锦波 郭利刚

72岁的邵玉荣老人第一次感觉到,与亲人相聚的路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漫长了:“不用转车,30多个小时一路到家,比过去方便多了1

邵玉荣老人于20世纪90年代被儿子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接到深圳居住,20多年来回内蒙古的次数不到10次,如今坐在包头至深圳东的Z184/181次直达特快列车上,她再不用发愁倒车换乘了。

10月31日,邵玉荣老人告诉登车采访的:“铁路不仅架起了北疆草原与改革开放窗口的经贸往来‘金桥’,通过这‘窗口’,我们草原人还感受到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春风’。”

邵玉荣老人的想法,也是内蒙古与深圳两地无数民众对包头至深圳东Z184/181、Z182/183次列车的精准评价。

搭建经贸往来新通道

“这趟列车必定会成为两地经贸往来的‘金桥’。”包头至深圳东这趟列车从2015年5月20日开行伊始,就有了这样的目标。

线路南端的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及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

线路北端的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同时边境口岸众多,是近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市区之一。

这趟列车,就像一座桥梁将南北连接。

在线路的南端深圳,首家内蒙古商会落户于此。深圳首部内蒙古题材的电影《蒙古节日》2015年底正式开机,讲述了内蒙古一家人从草原牧区来到深圳努力打拼、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另据统计,在粤居住经商的内蒙古籍人士达到20万。

在Z184/181次列车整洁明亮的车厢里,内蒙古牛羊肉食品经销商何煦就感受到了这“金桥”的便捷。刚刚过去的一年多,让他更多地体会到了铁路给自己的生意带来的便利。这一年多来,他多少次往返于内蒙古与深圳间,乘坐该车前往深圳寻找并开拓肉食市常

除了何煦和邵玉荣老人,还有许多人跟他们一样穿行在两地之间,或上学或工作。随着列车开行,内蒙古越来越多的生意人纷纷嗅到了“列车红利”带来的商机。

就在半个月前,备受瞩目的“走遍中国”——内蒙古冬季旅游万里巡回展来到深圳。

就在半年前,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闭幕,内蒙古23家参展企业在文博会上展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草原文化,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55个。

为了成为一座称职的“金桥”,Z184/181、Z182/183次列车的乘务组可是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这不,今年11月恰逢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包头客运段包深车队就在航展开幕前一个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体乘务人员了解搭乘深圳、广州、珠海三地的铁路、地铁、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指南。包深车队副队长刘玉玺介绍道:“我们还开设了问询服务,向旅客介绍沿线风光,提供交通中转咨询,为出游旅客提供便利。”

描绘百姓出行新画卷

“全程运行33个小时的Z184/181次列车,是对我们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考验的‘检验之旅’。”聊起过去一年来的列车开行,包深车队党总支书记尚振蒙深有感触,“列车沿途经过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我们努力要做好不同人群的服务工作。”

列车长闫东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每逢寒暑季,列车上常会出现一位年迈的老人带三到四名孩子看望在东莞、深圳工作的父母的场景。有心的闫东把这一情况向车队做了反映。

从那以后,Z184/181、Z182/183次列车上多了一项 “小候鸟”集中出行的服务项目:车队根据小朋友的特点,在多数列车上精心设计车内小活动,乘务人员还将孩子们统一安排到一节车厢内,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充实、平安的旅途生活。

伴随着“小候鸟”集中出行的,还有与之叠加的旅游潮。为满足旅客不同旅行需求, 他们为列车配备了内蒙古、广东两省区民族风情介绍,沿线各景点旅游指南及行程规划、列车专题广播等宣传资料,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1月4日16时,Z184/181次列车停靠在九江站。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推着轮椅缓慢走来,正在站台组织旅客上车的列车长闫东急忙迎上去。

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名叫小文,今年10岁,自幼残疾。这次是和爷爷去看望在深圳打工的父母。列车开动后,闫东和另一名车长臧睿与其他旅客协调,将小文的铺位调整至下铺,并嘱咐车厢乘务员李欣,一路上帮忙照顾他们的生活。

小文行动不便,想上卫生间只能让爷爷帮忙。看到这些,李欣就每隔半小时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还定时来到铺位协助老人帮小文翻身,尽量让孩子躺得舒服些。

11月5日凌晨4时,列车即将到达深圳东站,值班的臧睿用自己的手机提前拨通了小文父母的电话,告知他们列车到达深圳东站的时间和停靠站台的位置。当臧睿和李欣将小文推到他父母的身边时,他的家人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据统计,列车开行一年多来,共收到表扬信、锦旗近百封(面)。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