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队+小工区”巧解安全生产新难题
铁路一线 2016-06-29 08:36:05 0浏览 作者: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春明 原双见 雷金定
“东头要多安排几个人盯控现场安全,人多隐患也多……”6月21日,郑州铁路局宁西二线513公里800米处,南阳工务段桐柏线路车间主任孙坡组织车间63名职工正在利用 “天窗”点集中对线路进行整修。这是宁西二线南阳段全线开通后采取的工作新措施。
这条线路开通后,该段管内宁西二线维修里程由原有的315公里增加到631公里,配属6个线路车间43个工区443名职工却没有变化,工作量增加了一倍,而人员没有增加。
面对增线不增人、用工短缺的问题和日趋严峻的安全形势,南阳工务段如何解决这个 “大难题”?
“如何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这需要我们打破工区、车间界限,分区段、分人员成立大工队、小工区,把每公里线路都包保到位。”南阳工务段领导班子这样解决宁西二线人员用工。
怎么成立大工队?这个段针对目前“天窗”点时间有限的现状,有效利用“天窗”点提升设备质量,把有限力量合理分配,集中车间大部分人员成立大工队,由车间主任、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分析后,组织大工队职工利用 “天窗”点精准解决道床、轨枕、钢轨等基础性问题,集中处理线路区段性病害。
“以前单线的时候,工区管辖14公里,病害产生后人员撒网工作,前中后必须有现场防护员盯控,10个人是这样,20个人也是这样,严重浪费人力资源。”李家湾工区工长赵军甫谈起以前人员分工感慨道。
“现在推行大工队、小工区,就是由车间分配工作,集中工区大部分人员组成大工队,利用 ‘天窗’点集中对病害较为严重的线路整段整段地进行维修,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了大量人力,一举两得。”赵军甫说。
怎样成立小工区?这个段针对工作量孝分工细、劳动力严重浪费的问题,盘活人力资源,节约人工成本,把部分巡道工安排进工区进行日常养护,组织小部分职工在工区值班应急。小工区每天的基础工作就是以整治伤损设备、轨距等为主,按照 “盯岔区、少动道”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灭超应急保安全的作用。
仅仅这样还不够,这个段针对原车间管辖公里长、人员分散的问题,合理调配人员,重新调整生产力布局,另行成立了一个桥梁车间、一个线路车间,让线路管修更加合理化。
这个段还大力推进数字工务建设,为工区防护员和工班长配备了视频执法记录仪,有效减少了人工检查成本。
“要解决我段目前面临的人员紧缺问题,想依靠以往的多配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靠大力推进先进的作业机具来提升作业效率,用有效的科技手段来降低人力成本。”该段质检科负责人张俊伟这样说。
南阳工务段加大机械化维修线路的力度,千方百计安排大中型捣固机对宁西二线进行机械捣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目前我们的养路机械力量在不断增加,车间原有6台中型线路捣固车在正常作业中,另外还有2台道岔捣固车也将分配到我们车间。”南阳综合维修车间党支部书记田明义说。
与此同时,这个段面对宁西二线区间大、人员少、防洪安全压力大的现状,细化应急值守、巡视巡查、线路和桥梁养护措施,全面畅通信息渠道。这个段调整车间、工区管界划分,明确车间负责分析设备状态,制订月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作业任务验收计划,必要时统一调配车间人力资源,组织集中维修,打破工区之间不相往来的传统。
这个段推行 “大工队+小工区”模式以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单兵作战能力,不断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提高机械维修线路频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