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隧道深处——记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丽香铁路项目架子七队队长陈兵涛

铁路职工   2017-12-05 09:37:09  166浏览 作者:孙臣领

2017年11月下旬,云南丽江的拉市海畔,重露繁霜,冷风戚戚。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蒙古哨隧道的建设者们,又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80后”的陈兵涛,带着一脸倦意,踉跄着疲惫的步伐,在朝阳升起的清晨,走出了蒙古哨这个倾注他多少心血的高风险隧道。

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蒙古哨隧道,位于拉市海北侧的山脚下,是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丽香铁路项目部所承建的站前I标段的标尾,隧道全长7133米,陈兵涛所负责的架子七队,承担着蒙古哨隧道进口方向2013米的施工任务。作为队长,又是一名共产党员,陈兵涛为了蒙古哨隧道建设,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

2015年初冬,蒙古哨隧道进口完成了小面积的征拆之后,项目领导要求临建工程立即展开。陈兵涛带着几名职工,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果园的蒙古哨隧道进口工地,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展开了临建工作。从果树清理到边界丈量,从场地整平到场地硬化,从机械设备调配到临建材料进场,从员工驻地规划到喷锚料拌合站建设,陈兵涛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几名职工在临建工地奔波。那时候,洞口工地还没有便道,进出临建工地只能从田间的阡陌上行走。

陈兵涛在检查隧道初支背后有无脱空.JPG

冬日的拉市海寒风呼啸,晚上气温在摄氏零下10度以下,地面到处结冰,白天一出太阳,地面冰凌融化,又非常泥泞,走路都很困难。加上冬季风大天冷,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棉帽依然冷得发抖。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陈兵涛带着几个临建人员一面整理洞口场地、宿舍区场地、喷锚料拌合站场地,一面组织职工从几百米外的小路上肩抬背扛临建材料。由于临建工程的工期非常紧张,工地距离他们临时租住的地方一公里多远,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早晨上工地时每人带一大杯水,将就着喝一天。有时中午饿得难受,就啃几口干吃面。陈兵涛说:搞临建那段时间,我们经常是午饭晚饭凑成一顿吃,喝水都是带冰渣的。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临建工程基本完成,蒙古哨隧道进口刷坡、防护、便道修筑、洞门管棚施工随即展开。

陈兵涛作为队长,考虑的不仅是临建工程,还要考虑隧道开口的拉槽开挖、人员设备的配置等等。万事开头难。陈兵涛在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守在工地现场,即使下雨下雪,冻得手脚麻木,也从不敢找个避风的地方躲一会儿。

蒙古哨隧道进口段展开施工之后,陈兵涛除了要管理好隧道施工,还要对南尧大桥、涵洞、路基和姆木隧道施工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每天除了安排好蒙古哨隧道的工作之外,还要在蒙古哨隧道至姆木隧道之间的近3公里区间来回奔走,安排南尧中桥、南尧大桥、路基和几十座涵洞的放线定位、征拆协调、设备就位和施工队伍的部署。一天下来,至少都要跑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差不多俩月就能穿破一双鞋子,脸都晒得黢黑。

陈兵涛在蒙古哨隧道进行二次衬砌敲击检查.JPG

蒙古哨隧道由于岩溶水丰富,地质构造复杂破碎,掘进施工中困难多,风险大。为了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和质量上台阶,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和架子七队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各项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结合公司“综合品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了“岗位质量责任制”劳动竞赛,并增加了现场管理人员,加大了安全风险管控,制订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尤其在安全质量管理上,实行班前教育、下班讲评制度。每一个工班在上班之前,都要在洞口集中,由带班领导、值班领导、安全员和工班长分别就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质量保证措施、各环节作业技能要求等,进行讲解,以确保在高风险隧道施工中的安全质量过程管控。

为保证节点计划落实,按照项目部拟定的节点计划,陈兵涛再详细分解到每个工序、每个员工,对各工序和作业人员实行单个考核。从超前支护到围岩量测,从开挖到初期支护,从钢拱架间距控制到初支混凝土喷护,从三台阶开挖控制到仰拱施作,从二衬钢筋搭接到防水板铺设和混凝土浇筑、振捣,关键部位、关键时刻,陈兵涛和技术主管、值班员、质检员都亲自盯控,终于使掘进施工和安全步距管控得到了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也逐步趋于稳定。

南尧大桥是整个拉市海段最早展开施工的大桥工程,公司拟定的节点目标是2016年12月底,但当时丽江地区正处于雨季,对户外施工影响很大。为确保节点目标的实现,陈兵涛每天检查网络图规划的当日进度和质量规范落实情况。尤其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陈兵涛尽可能守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及和易性,检查振捣是否到位,以保证桩基、承台或墩柱的质量。除了大桥施工,还有姆木隧道、涵洞、桩板墙等工程,也需要他亲自检查过问。陈兵涛每天就是奔波在隧道、路基、涵洞、桩板墙和桥梁之间,有时候一天要跑七八个来回。食堂的饭菜总是热了冷,冷了再热,但工作就是这样,必须先保证工地正常施工,才能考虑吃饭休息。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抓两个馒头边吃边走。一句话:工地第一。

姆木隧道开工之后,本就分身乏术的陈兵涛更加忙碌了。蒙古哨隧道到姆木隧道两三公里的距离,每天照样要跑几个来回,整天一身泥水一身汗,那种操劳那种累是无法言喻的。膨胀土加渗水地段施工时,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守在掌子面,生怕出一点差错。要知道那可是风险极大的地段,员工难免产生畏惧情绪,但只要他在场,员工们就像吃了定心丸,能沉住气。忙碌一天,有时候睡觉都懒得洗一下,他常常是和衣而眠,睡上几个小时,就得急忙往工地上跑。毕竟,两个隧道,加上中桥、大桥、路基、涵洞,随时都要管控好安全质量。作为队长,不可能轻松地睡上一个安稳觉。

陈兵涛在蒙古哨隧道内检查锁脚锚管注浆情况.jpg

当南尧大桥,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三工区经理王建恒和陈兵涛带领员工们不分昼夜的施工,抢晴天、战雨天,终于按照公司要求的节点计划如期完工,并保证了墩身的内实外美。南尧大桥最后一个墩柱施工完成的时候,陈兵涛忽然觉得放下了一块心病,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控两个隧道了。

长度只有172米的姆木隧道,是I级高风险隧道,在最初设计时是按明洞施工。但考虑到拉市海景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原因,改为暗洞施工。隧道埋深最浅的地方只有2米,最深的地方也只有20多米,这在全国的隧道施工中也是罕见的。而且隧道属于灰质泥岩和膨胀土地质,洞顶上方是农民的果园和一条流量很大的山泉水渠,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隐患。正是因为浅埋、渗水、塌方等施工风险,平均每天仅能掘进1米左右,使隧道的施工周期长达5个多月。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兵涛既要跑姆木隧道,更要跑蒙古哨隧道和涵洞路基,任何一个地方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大意和疏忽。7月13日,姆木隧道安全贯通,陈兵涛终于可以腾出大部分时间集中精力抓蒙古哨隧道的施工了。

今年9月中旬,本就围岩结构松散的蒙古哨隧道进口方向,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甚至是超前地质探测时都没有发现异常的地段,突然出现大面积严重渗水,给软弱松散的围岩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导致施工进展受阻。作为队长,自然是焦急万分,必须稳定队伍,稳定人心,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这就要陈兵涛首先坚守在掌子面,想办法稳定围岩。在项目部和工区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带领队里的技术人员和工班长,顶着大雨般的渗水蹲在掌子面,研究解决围岩加固办法,寻找掘进施工中最稳妥的施工方案。

那段日子里,隧道施工中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也都进行了试验性施工,但效果还是不理想。曾经是安质部长出身的陈兵涛窝着一肚子火,很是不服气这样的僵持。于是他就带着队里的QC攻关小组,在掌子面摸索适合这种地质的施工方案。纵向注浆不行就扩大注浆范围,连同拱部和边墙周边一起注浆;对初支地段全部实行密集式锚杆加固,同时将拱部渗水引导到边墙指定部位,先保证山体的稳定,减少初支地段风险。这样做虽然成本加大了不少,也拖慢了进度,但至少能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际操作,这个笨办法却很实用,不仅有效遏制了挤压变形,也稳定了初支地段,为仰拱施工、二次衬砌和小幅进尺施工赢得了时间,更重要的是稳定了人心,打消了大家的恐惧情绪。

“那段时间我们都是能在掌子面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吃饭、喝水都是厨师送到掌子面,累了、困了就在避车洞里眯一会儿。项目领导也特别关注这个蒙古哨隧道进口,三天两头往这跑,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说起那段经历,陈兵涛记忆犹新的说:“虽然每天坚守在掌子面很苦很累,但项目部领导和工区领导也经常陪着我们一起守时熬夜,我们苦,他们也苦。这样换来的是凝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度过了难关,终于安全通过了那段最危险的地段”。

“蜂採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终日的辛苦劳作,没日没夜的奔忙,看到蒙古哨隧道施工终于走上安全稳产的轨道,看到一座座涵洞成型伫立,看到一色的桥墩树起,看到姆木隧道贯通,看到一个个节点计划逐步推进,陈兵涛终于舒了一口气。

如今,在架子七队110多名员工的团结拼搏下,从姆木隧道到蒙古哨隧道,逐渐有了一条清晰的龙脉,一条铁路的雏形正在形成。职工们为之高兴,领导们为之欣慰,监理、业主也都为之松了一口气。当然,前面的路更长,蒙古哨隧道的建设也更艰难,陈兵涛和他带领的架子七队员工们,还要不懈的拼争,用规范和激情,铸造一座更加辉煌的历史丰碑。(孙臣领)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