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 光影有情

铁路文艺   2015-08-13 10:02:38  0浏览 作者:

7月17日晚,天色还没全暗下来,许会敏顾不上吃饭,就急匆匆骑上三轮车,载上电影放映机向菏泽市图书馆中心广场赶去。许会敏是济南铁路局聊城工务段菏泽桥梁车间检查工区工长,白天他在单位负责设备检查,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大家放映老电影。几年来,许会敏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这样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义务为社区、学校、武警部队放映电影,他无悔坚守,把欢乐传递到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图为许会敏在菏泽市图书馆中心广场放映电影。

夜幕中的快乐使者

在菏泽市图书馆中心广场,已等候多时的孩子们见到许会敏便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搭幕布、确定机位、接电、调试音响,许会敏与前来帮忙的图书馆技术部人员配合默契,操作着每一个环节。华灯初上,广场上的人逐渐汇聚,沉寂的广场热闹起来。

当第一束光从放映机投射出来,《小兵张嘎》的片头出现在幕布上。“如今的孩子大多没见过这种老式放映机,更别说这么老的影片了,趁着孩子们放假,给他们多放几常”许会敏这样说。

22时,放映结束,许会敏在小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下:7月17日在菏泽市图书馆中心广场放映2常这寥寥数语的简单记录,真实记载下许会敏的放映足迹。小小笔记本记录了从2012年以来,许会敏带着他的老电影走过的光影之路。粗略统计一下,3年的时间,许会敏共为市民、村民免费放映老电影几百场,观众达4万余人,足迹 遍及菏泽、定陶、鄄城市县100多个乡镇自然村。

“电影痴”的无悔坚守

在同事眼中,许会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电影痴”。

许会敏家中专门开辟了一个角落,收藏各种放映设备和电影胶片,这里像一个微缩版电影展览馆,各种电影放映器材和一摞摞的电影胶片占了整整一面墙。

随着电视机、电脑、家庭影院的普及,现代人休闲方式的多样化,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60后”“70后”的电影记忆,对于 “80后”“90后”却十分陌生,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式的胶片放映机,这些年越来越见不到了。”许会敏怅然若失地告诉笔者, “老放映机 ‘咔嗒咔嗒’的转动声,是我们童年最美妙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众娱乐方式很少,看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乡村或城镇的夏夜,大人小孩带着小板凳、水壶、蒲扇,聚到场院或者镇中心的宽敞地儿,看放映员架起放映机,架起大银幕,放 《地道战》 《地雷战》《英雄儿女》,怕挤的人就到银幕背后看 ‘反手’电影……如今看电影已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在舒适的影院看制作精良的大片,却找不回看露天电影的感觉了。”

小时候看电影的乐趣始终在许会敏心里挥之不去,参加工作后,买一套自己的电影设备一直是他的心愿。他的这个想法通过网络得到了实现,他在老电影论坛上发出求购信息,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从众多的电影设备中购买了一套井冈山2000型35毫米电影放映机。有了机器后,怎么开机都不知道,怎么办?他求助当地电影公司。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当地电影公司的老放映员,一切从零开始,从安装放映机开始到调试声音,扎扎实实学习了一番。

购买电影设备之初,妻子和身边的朋友对此都不理解。工薪阶层,花好几万元买这些东西,他们感到许会敏是个怪人。许会敏的观点是,老电影直接记录民族和时代的思想、艺术流变,保存老电影就是保存时代的记忆,传播老电影,就是把民族的文化传给后人。他认为,文化事业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百姓的事,做老电影的收藏与传播,是一种文化传承,这样的传承更能久远,也更有意义。

光影凝聚的快乐和幸福

自从2012年开始收藏放映器材和电影胶片,许会敏已收集到了80余部电影拷贝,每一份电影拷贝都有一个故事。有时候为了一份电影拷贝,许会敏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专业人士还有全国的电影爱好者取得联系并交流。为得到一部心仪的拷贝,他跑济南、到徐州,不惜 “重金”购买。他指着一部部老拷贝如数家珍。2012年4月,他得知当地电影爱好者手里有一部 《苦菜花》。他登门拜访,对方说不卖,他多次电话联系和拜访,最后打动了对方的心,花了2000元购买了《苦菜花》这部拷贝。打听到纪录片《挥师三江》和 《丰碑》这两部拷贝在广州,许会敏就委托当地的朋友购买,最后花了5000元购买了这两部拷贝。

许会敏在日常工作中也是一个佼佼者。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获得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称号。在段组织的技能竞赛中,他多次获得桥梁工业务比武第一名。2013年在路局的技能大比武中,他获得全局桥隧工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获得全局技术能手称号。

岁月无痕,光影有情。许会敏正不辞辛苦,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无悔的“光影人生”。

孙宏岭 葛晓霞 文并供图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