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铁路文艺 2019-12-10 08:45:06 213浏览 作者:叶志权对于小站,我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结,这些年,我常常到一个个小站,对它注满深情,这种情结,起缘于父亲,加深在自己,越缠越紧,愈久愈亲,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那一年,我正好十七岁,深深明白父亲肩上责任的沉重。于是我放弃了学业顶替父亲工作,正式成了一名铁路线路工,整天在大山深处与钢轨、枕木、道钉等线路设备打交道。生活的小舟在这一刻开始远航……..
屈指算来,从1980年10月至今,我在钢轨人生路上行走了快40个年头。40年个春夏秋冬,我冒着烈日酷暑,迎着刺骨严寒,穿过瓢泼大雨,越过崎岖山岭,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在钢轨人生路上历练的40年,我从一名线路工经历了多岗位锤炼,走上了站段中层干部岗位。我迷恋上了新闻写作,穿苗岭、越侗乡、到车间、走一线、宿小站,进工区、访小站人。我把有限的休息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讴歌山区铁路小站平平凡凡的人和事,痴心不改。只是因为我喜欢以小站作为话题,用以纪念那些根植于小站,在艰苦环境中沐雨栉风,,常年坚守,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普通平凡却心底无私的小站人,以及他们永远质朴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
怎么融入职工中间听心声、识真情?对我来说,先当听众,再当“说客”,不把自己当外人。每到一线,我就摒弃“做客”思想,做到“身入”“心入”相统一,与一线职工同吃、同注同劳动、同交流,赢得了职工的拥戴和好评。
在一个个的小站,我把新闻写在大山里,镜头跟随一线走,笔头围着小站人转。每一次写作,总有一种责任心的驱使。和小站人朝夕相处,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向上、勇于奉献、热爱生活的精神,感触到的是他们对运输安全的高度责任,是这个群体对山区铁路最朴素的爱。他们,是感动山区铁路、感动苗岭侗乡的小站人。
1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写到一篇小站职工被自己饲养一周的银环蛇咬伤死亡的新闻稿,被当时的《成都铁道报》采用。从此热情澎湃,一发不可收拾。我的足迹遍布沪昆线贵州境内东段凯里工务段管内的山山水水。不惧烈日晒、寒风咬,专注报道小站人春运、暑运、防洪、防断等季节性的感人故事,现场采访“兵头将尾”邰顺军、危石“克星”代利;寒冬腊月进班组、入看守点,报道小站人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多写稿,写好稿,我常常坐在电脑桌上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同事眼里,我像火,全身心投入、付出,燃烧自己,照亮周围;在小站人眼里,我像水,不避艰辛困苦,不怕回旋曲折。用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认真学习,悉心领悟,取长补短,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讴歌小站人,是我对小站人的挚爱钦佩所付出的汗珠。梦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山区铁路的安全,总是在小站人的坚守里成就。用奉献定义人生,在舍小家中顾全大家,早就内化为小站人的一种精神气质。当驰骋的火车载着旅客驰向幸福的港湾,也是小站人的幸福收获。幸福的背后,是小站人撸起袖子干出来的,这群人或奔忙在股道内,或穿梭在大山中,或坚守在小站里……
我很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我知道,小站人护卫的是祖国母亲的交通命脉、经济命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站人肩负了这份神圣的使命,他们不遗余力地投入工作。风里来,雨里去,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天天如此。他们唯一愧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在亲人和工作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不只是因为他们深深迷恋上了小站,更主要的是深知自己的使命,能为山区铁路的安全畅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
在小站的每一个清晨,我被小站悠扬的汽笛声唤醒,打开窗子,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心旷神怡。这样的早晨,沿着山区铁路行走,放飞自己的心情。有阳光的天气,太阳把我的身影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印在枕木上,印在钢轨上。单调的钢轨和枕木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如钢琴的琴键。我的影子就成了黑键,而脚呢,我肯定不会说像弹钢琴的手一样灵巧。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走,踏实、坚定,绵绵不绝。面对如此大的琴键,曾经,我带着挥之不去的寂寞,茫然若失的走在断断续续的枕木上.身后空无一切,包括背影,还有脚樱 1993年夏天,我陪同贵州经济报、贵州广播电台记者前往苗岭深处的党约隧道采访6位看守工。我们走了一个小时的线路,来到危岩看守点上。通讯《六条汉子和一堆危岩》先后被贵州日报、羊城晚报、贵州广播电台等媒体采用。
不管何时何地,每当有人跟我聊起小站、小站人,我都会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好些干部职工坦言,我比他们更爱小站,更了解小站人。1994年5月,玉屏至大龙间发生山体坍塌中断行车。我最先赶往现场,采访干部职工抗洪抢险情况。现场溜坍面积很大,处处泥泞,他冒着大雨,扛着摄像机,爬上山顶,拍摄抢险画面,忙碌10多个小时,又到参与抢险的解放军光缆部队驻地采访,新闻稿《众志成城保畅通》很快被贵州日报采用。
在单位,大家都称我为“铁记者”。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到车间还是进工区,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积极投入采访一线。笔耕岁月,热汗浇开新闻花,四大本采用稿件剪贴本,述说着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2013年,我撰写的《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
几十年如一日,我坚持深入小站工区,为职工保安全保畅通鼓劲加油。他喜欢同工区工长、职工交流想法,探讨问题。回来后,把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桥段整理成新闻、通讯或散文、诗歌,无论多晚,都要有个结果。2005年11月,在小龙洞桥路工区,我见到工长李复胜和几名男女职工舍小家、顾大家,长年生活在这“两山夹一谷”的偏僻小站里。于是,连夜采访了这群人,倾听这群人发自内心的独白。当天晚上,他含泪写成通讯《小站雕塑群》,很快被《西南铁道报》采用。这篇报道在提炼主题思想、选材立意上他的确下了些工夫,单是标题就想了一个晚上,共写了6个标题,反复比较后,才选定了这个标题。实践证明,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车间班组,和小站职工广交朋友,才能了解到职工的真实思想和诉求,才能发现小站人崇高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捕捉到小站人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让小站人成为文章的主角。只有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才会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和喜爱。
一路走来,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在小站人千万种忙碌这幅流动的画卷中,寻找为旅客平安出行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奉献的场景,点燃筑造小站梦的希望,在不断奔跑中,他把对小站人的情感,熔铸到一篇篇文字里,为梦想写下现实注脚。2018年,我和段融媒体办公室的同事密切配合,聚焦段党委、行政重大举措、重点工作,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形式活、声势大、效果好。先后被西南铁道报采用了《凯里工务段圆满完成春运工作》、《党建+“安全管理”激发党员工作动力》稿件,介绍了凯里工务段服务山区铁路的一些特色做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天,我边工作边采访,常常晚上伴着一盏孤灯,坐在电脑桌前激扬文字,一坐就是几小时,经常捣鼓到深夜。头昏了,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写作。他给自己订下了几条规定:一是勤于笔耕;二是写真人真事,现场采访决不闭门造车;三是不怕路途遥远。从1986年至今,他已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人民铁道》、《西南铁道报》等路内外20多家报刊台发表新闻稿件2000余篇,他采写的《玉屏工务段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葡萄效应》新闻和通讯获得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站段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获2011年度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论(著)文二等奖。2013年,他撰写的《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得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2017至2018年,他连续两年被成都铁路局集团公司党委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常常告诉身边的同事:“在我心中,唯有小站人最可爱,最可敬。他们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地,把根植在大山深处,他们是山区铁路安全的‘守护神’,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铺就大爱,为山区铁路安全畅通履职尽责。”他还说:“我要用手中的笔,写小站人舍小家顾大家的点点滴滴尽情渲染。我知道,我有这个责任,更有这个义务。我必须拿起笔,为小站人讴歌,只为了自己心中依然仅存的热血与责任。用真诚的心,滚烫的血,为小站人歌唱为小站人立传。”
一条条静卧的钢轨,见证了小站人挥洒汗水时的奉献精神,“我从小站人身上迸发出来的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坦荡的胸怀、不懈的追求和生活中拼搏奋进的无穷力量所感染。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教会了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心和责任,为我的小站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知道,我必须用文字去讴歌小站人,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我总是这样告诫自己。我眼里都是小站人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他知道小站人很辛苦,更能读懂小站人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一个个清晨、夜晚,他喜欢坐在电脑桌前,敲击键盘。报刊台网上,刊登的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数以千计……
进入2019年春运,我连日奔波在一线采访拍摄,没有丝毫停歇,完成了《凯里工务段百名干部走出办公室服务平安春运》、《山区铁路“保镖”的那些事》、《危石工:鲜为人知的山区铁路守护神》、《网红小站“夫妻档”同守团圆路》、《唐一蛟的最后一个春运仍在坚守 》等新闻报道稿件。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山区铁路坚守的小站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了解山区铁路“守护神”的艰辛与奉献,扩大了铁路的知名度。
分分秒秒,月月年年,我总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我迎着朝阳向前走,望着闪烁银光的双轨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之路,亦是梦想之路,我以小站为梦,以激情书写人生,把理想信念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扎扎实实的勤于笔耕,演绎钢轨人生路上的动人风景,勾勒时代的无私奉献,让小站人的风采时时展现。低头前行,不经意间,那阑珊处的灯火却点亮心灯。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牢记使命,扎实工作,一如既往用激情燃烧岁月,用笔耕定义人生价值,在小站梦中抵达新的远方,已内化为他的一种精神气质。筑梦的日子,我守卫着这一方天地,心无旁鹜,一丝不苟地把键盘敲击着。那山、那水、那小站、那群人,是我骨子里最在乎的。我与文字结缘,快乐无比;我用文字讴歌,书写小站人无私奉献的钢轨人生。文字成了我实现这一梦想的舞台,更成为了我连接小站和小站人的桥梁纽带。或许,这也是我服务山区铁路的初心所在。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