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国画绘国花 十年留得牡丹香
铁路文艺 2017-09-14 17:46:50 0浏览 作者:结缘:寄情水墨终还愿
现年47岁的王冬梅是郑州车辆段库检车间缝纫工。除此之外,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个是用针线编织温馨旅途,一个是用水墨晕染传统文化,她用这两种不同轨迹,绘制出自己人生的画卷。
说到为何喜欢国画,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王冬梅说,她的国画情愫起源于自己的数学老师胡卫然。在她小时候,胡老师能写善画,特别是遇到数学教材中的加减法,胡老师用毛笔画出玉米、桃子等,用一个桃子加一个桃子替代1加1。慢慢地,王冬梅对笔墨飘香的国画产生了兴趣。工作后,王冬梅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画。然而,大多美术班教的是素描、水粉画,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国画老师,再加上成家后有了孩子,王冬梅的国画梦无奈搁浅。
孩子上幼儿园后,王冬梅准备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为孩子报一个国画班。四处打探之后,王冬梅找到了同住一个铁路小区的书画家胡源智。1945年6月出生的胡源智是书法家、画家,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又是中国民协艺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获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国家书画赛优秀奖并多次入讯世界美术家作品集》,特别是他以山水、人物、龙凤等元素画成的《吉祥如意龙图》载誉颇丰。
胡源智先生也曾是一名铁路职工,同样怀揣着国画梦走进了艺术殿堂。在王冬梅身上,胡源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也跟着一起学吧,收一个人的学费教你们俩。”胡源智说。机缘总是如此巧合,曾经大费周章而未如愿,而今却能跟儿子同门学艺,做了胡源智年龄最大的学生,这让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冬梅激动不已。经过一年的练习,王冬梅在水墨世界里找到了自我,用她的话说,就是“一头扎了下去,再也没有浮上来”。
磨砺:十年画得牡丹韵
单从画艺的培养来说,不惑之年开始学画,可塑性、想象力都已经无法与青少年相比。虽然老师常常鼓励她:“学东西不在早晚,只要方法对,很快就能掌握笔墨技巧的。”但是连毛笔都不会拿的王冬梅无形中感受到一种压力。“古人有云‘行写兰,狂画藤,百花首学牡丹红’,你就先画牡丹吧。”在观察了王冬梅的绘画手法和技艺后,胡源智老师给王冬梅指了一条路,而王冬梅自此便与牡丹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牡丹,素有“百花之王”的美称,唐代刘禹锡曾为其作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画牡丹,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王冬梅说:“最初的时候,我无法掌握水和白粉的比例。水多了,宣纸上就洇,画就没有骨感,软绵绵的没精神;水少了,画就太硬,干巴巴的没韵味。”王冬梅在色彩的“困局”里挣扎了近3年,现在的她在作画时,即使色彩调制的不是很完美,自己在挥毫泼墨的过程中,也可以熟练地将色彩在宣纸上的效果展现到最佳。
在学习画牡丹的路上,最大的一道坎就是如何用笔。国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书写性,即画是“写”出来的,画中的线有起伏顿挫、畅缓疾徐,提按、快慢等都要蕴含其中。最初,王冬梅的手腕很硬,在侧锋、逆锋、平锋中都无法来回变换。
“笔法怎么练?”有工作、有家庭的王冬梅,无法随心随意地去练笔法,只能在两者与国画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她挤出时间学习国画,在无数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在2000余张画废的宣纸中,可以寻到王冬梅画艺成熟的轨迹,王冬梅画的牡丹或淡墨轻岚,或浓墨重彩,总是浓淡相宜,造型生动,干湿相生,形似神俏。如今,她的作品在全国书画名家采风邀请展中获得金奖,其作品多次被收入《大河风书画作品集》。
王冬梅从不“吝惜”自己的画作,义务作画,免费赠画。段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期间,王冬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创作出6幅形态、大孝韵味各异的牡丹作品,无偿赠送给单位营造文化氛围。她也不“吝惜”自己的画艺,将自己的国画技艺教给喜欢画画的人。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活动,为郑州市管城社区闲赋在家的中老年朋友们上课,讲解书画技巧,传递书画魅力,带他们享受中华五千年代代传承至今的国学国粹,润泽身心。
境界:国画裁缝两相融
说到工作,王冬梅不由得感谢自己的国画历程。王冬梅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刷油漆,为火车车皮“美容”,二是缝座席,为座椅“缝衣服”。刷油漆的工作需要调油漆和腻子,然后对车皮进行补漆。王冬梅说:“这跟我画画一样,调漆就像调水墨,补漆用的刷子无非是大了点。”有了国画功底,她一上来便得心应手,调的色、补的漆与车皮原本的颜色无差。对于裁缝工作,一个是用纸和笔,一个是用针线和布,虽然也有相通之处,但还是让她吃了些苦头,特别是缝厚漆皮布的座席时,自己的手腕功夫虽然很到位,但是力道最初掌握不好,为了赶任务,手指勒得一道白一道红,经常被扎破手指头。她在作画中,逐渐地领悟出如何在缝补座椅中把握力道,“裁缝和作画都需要沉心静气,用心细心,力道要懂得顺势借势”。不到一年,王冬梅变成了裁缝工作的主力,可以随着破损的位置不同,来回变换姿势和手势。她以布为纸,以针线为笔,经她缝补过的座椅宛如一幅创作的画,颇有些艺术元素。
“甘苦自得清绝调,一路风雨一路歌。”王冬梅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她用实际行动,绘制着自己人生的画卷。
本文图片由王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