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线上的“乌兰牧骑”
铁路文艺 2016-07-28 07:25:43 0浏览 作者:现属哈尔滨工务段王宝滨
1965年第10期《中国戏剧》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通讯,并配了一张压题照片。该通讯详细介绍了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工务段 (现属哈尔滨工务段)工人业余文艺演出队,深入沿线工区为职工、家属演出的事迹。
1963年,三棵树工务段职工分布在滨洲、拉滨、滨北线上的20多个工区,多数工区地处偏远山区。当时,电视尚未普及,职工和家属看不到文艺节目,文化生活极为匮乏。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工务段学习内蒙古“乌兰牧骑”经验,成立了工人业余文艺演出队,深入沿线工区为职工、家属演出。
当时的演出队特别受欢迎,每到一处,职工群众都会帮他们搭台,还腾出干净屋子供他们住宿。每逢演出,车站附近的村民都坐马车来看节目。
演出队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编演了许多启发职工、家属的好节目,如针对当时沿线职工热衷于 “小开荒”现象,编演了独幕话剧 《人往大路走》;为弘扬团结友爱精神,编演了快板剧《谁做饭》;为促进职工学习技术,编演了 “三句半” 《练硬功》。这些节目取材于职工生活,演出后在职工、家属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所有节目形式新颖,短小精悍,服装、道具简单,演出时间长的20分钟,短的才两三分钟,在工区、路基旁都可以演。每个节目只需三四个角色,五六个演员就可以演一台晚会。
为了不影响工作,演出几乎都在傍晚或周日进行,演员们经常自带干粮和行李食宿在工区。有一次冬季去拉滨线长发工区演出,因天冷原打算在工区办公室演出,可开演前,演员们发现增加了很多农民观众,室内挤不下,他们就临时把演出地点搬到了室外,冒着严寒演了1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