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重出江湖让“一抹绿”成常态
铁路评论 2016-01-15 10:52:40 210浏览 作者:李川川2016年春运1月24日才拉开帷幕,但一些热门方向的客流已提前启动。今天早上7时07分钟,K4663次列车从上海南站准点始发,312名旅客奔赴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这也是今年从上海始发的首趟春运增开列车(临客)。(1月14日,《新民晚报》)
曾经有一段经典的语句讲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绿皮车恰似如此。而随着近些年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各行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展现了其发展的创造力,向社会民众交上了一份份中国梦的发展答卷。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蛟龙下海,飞船升天,高铁跨海外交等等,先进的社会科技生产力势必让落后的产能退出江湖,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绿皮车也在铁路发展的过程中,一次次消失在民众的视野中。
绿皮车,因其低廉的票价,在过去社会经济发展运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是民众赖以出行的工具。现在呢?从2012年北京到承德的绿皮车停运,直至2016年1月9日南京到黄山的绿皮车停运,历次的停运都见证了铁路运输综合交通运输格局的大变革,是铁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至于绿皮车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回忆。问其缘由则是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国铁路运输“四纵四横”的不断健全,再加上大数据时代高铁、动车组列车遍地开花的开行,让绿皮车在抢时间与效率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而2016年春运大幕尚拉开,上海到成都方向在今日却开行了第一列临客,成了上海站首发的第一列绿皮车。这趟临客恰似是绿皮车接受了社会民众需求的召唤,重出江湖。春运这一被称为年度大戏的全国性重要时节,据不完全披露在春运期间仅仅铁路运输旅客就达到3.39亿人次,大数据下的高峰客流,让铁路部门不得不未雨绸缪,在加开高铁、动车组列车同时,为适应社会不同旅客的需求,还需加开普通旅客列车,简称绿皮车。铁路部门在节假日开行临客的做法,成了对付高峰客流,让更多人回家的惯例手法。可见,绿皮车并未真正意义上退出铁路运输的舞台,反而在春运捉襟见肘的运能中堪当大任。
绿皮车在春运大潮中重出江湖是亲民之举,最为直观的是帮助了更多的返乡人能够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但是面对人口基数大、不同方向需求的客流,怎样合理安排利用好绿皮车,是作为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应该认真谋划的事情。铁路部门不妨借鉴市场化运输模式,摸排各地区人口基数,根据运输市场需求,科学灵活调度绿皮车,让绿皮车开行成为春运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