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棉专列——不能少的铁路私人订制

铁路评论   2015-09-02 16:01:10  浏览 作者:曹朋飞

9月1日,1407名摘棉工乘坐3147次摘棉专列,赴新疆地区摘棉“淘金”,这是今年豫东地区的第一趟摘棉专列。9月1日、11日、19日,商丘火车站分别加开3趟摘棉专列3147次,为近万名摘棉工拓宽了赴疆之路。(中新网)

摘棉专列基本以传统的绿皮车为主,车内基本不配备空调设备。与传统的空调车相比舒适性和运输效率就差了一大截,就更别说和现在高端大气的高铁比了。我国的铁路装备尤其高铁技术装备的发展如今已是世界闻名,这些摘棉专列行驶在铁路上,即不利于提升铁路形象,又影响其他客车的运行。以今天我国铁路的发展而言,于情于理这些绿皮摘棉车早都应该淘汰,可铁路部门为何至今还让他们行驶在线路上,摘棉专列这种私人订制的绿皮车真的就不能少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均JDP并不代表每个人的收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绿皮车虽然环境较差,但因其低廉的票价,还是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捧。以2010年七月停运的北京西到太原开行的6095/6096次绿皮车为例,全程票价只需33元,比北京城区打车到郊区都要便宜,而现在北京西到太原的K1115硬座则需要72元,绿皮摘棉专列的开通为跋山涉水去摘棉的农民工群体节省了一半以上的路费,而这节省的路费或许就是他们在老家的子女几天甚至一个礼拜以上的生活费。

那么铁路部门就不能加开普通空调客车再将票价按绿皮车票价出售吗?

首先,铁路部门如今已是企业,在大面积新线建设开通承受着巨额还贷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自负盈亏的风险。能在摘棉期间加开绿皮车解决摘棉工低票价出行需求已属不易,再要让铁路部门采用普通空调车大幅压低票价,运送摘棉工兄弟实为强人所难。再加上摘棉属于季节性爆发式出行需求,要让铁路部门为此常 备空调车厢,必然出现长时间的空置,最终导致亏损。

就目前而言,摘棉专列的确是项不能少的私人订制。作为特殊时期的出行应急措施,的确为摘棉工兄弟提供了便利。但如何改善摘棉工出行环境,让摘棉工也能舒适出行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每年棉忙季节给予运输企业摘棉专列一定补贴,社会爱心人士及企业可以组织运输车队,只收取部分或者免费运送摘棉工兄弟赶赴棉花产区等。让摘棉工兄弟的出行环境能够有所改善。

  • 棉花专列暖人心
  • 郑徐高铁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
  • 中铁七局郑州公司商丘高铁站相关市政项目部首个0#块成
  • 铁路局郑州指挥部万建春指导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公司商丘
  • 建设职工认同客户满意的服务文化
  • 商丘站打出安全生产“组合拳”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