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庄精神 新时代铁路人的骄傲

铁路评论   2014-06-27 16:34:04  浏览 作者:刘聃仰

4月19日,《工人日报》以《54颗道钉》为题,报道了郑州铁路局孔庄站区职工扎根深山,保铁路运输安全的事迹。看了这篇报道,我深受震撼,他们是工人阶级的骄傲,更是新时代铁路人的骄傲!

孔庄车站位于太行山深处、豫晋交界的太焦线上,是郑州铁路局管内四等小站,也是郑州铁路局管内唯一不通公路的车站,只有一趟慢车成了通向外界的交通工具。但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54名铁路职工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日夜坚守,用他们的坚强意志出色地完成了日均接发货运列车154列,每年6800万吨晋煤外运的艰巨任务,也践行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诺言,令我们折服和敬仰。

“四面环山一道沟,一沟污水谷里流,风吹石头四处跑,想听歌曲自己吼。”这句顺口溜真切的道出了孔庄车站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并没有难倒孔庄车站的54名铁汉子,他们用坚强的意志、扎根深山的精神,诠释了新时期“安全优质、兴路强国”铁路精神的深刻内涵。

孔庄传递的是一种能量。他们“以山为伴、以苦为乐”,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只是用一种平凡甚至平淡的坚守,传递着这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需要的一种无以伦比的精神力量,他们用“铁路养我一家子,我养铁路一辈子”的决心,热爱着这个行业,同时又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信仰,默默奉献,坚守在这深山之中,守护着铁路的安全。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繁华都市的铁路工人有着相对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是物质的优越恰恰映照出了我们精神的贫瘠,比起孔庄的兄弟们,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多少次我们在抱怨工作的枯燥单调,多少次我们在工作时间虚度光阴,多少次我们对工作任务推三阻四,当初加入铁路大家庭时的豪情随着岁月的消磨日益流失,当初面对工作时的激情伴着年龄的增长逐日减少,我们多少人忘了初心丢了梦想失了自我,我们多少人学会懈怠,习惯平庸多了抱怨,孔庄精神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们逐渐麻木的心灵,孔庄精神就像一场暴雨,浇灭了我们日益滋长的躁气,孔庄精神更像一面镜子,唐太宗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在孔庄精神的反照下我们学会反思,而反思会让我们重新找回最初的自我,那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自我。

向孔庄精神致敬,向新时期铁路人的骄傲致敬,学习孔庄,我们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空喊,我们要用踏实的工作去践行,我们会和千千万的铁路兄弟们一道以孔庄为榜样,共创铁路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 中铁十五局六公司朔黄运输处深入传达学习集团公司“三
  • 争当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的排头兵
  • 旅途劳累失控自残 运输服务更应重视旅客精神需求
  • 洛阳电务段贯彻上级精神牢守安全生产不动摇
  • 呼和供电段着力打造青工成长“精神驿站”
  • 宜昌车务段团员青年在宣传展板前学习 “武铁精神”有关
  • 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
  • 用心研磨“匠人精神”
  • 文学写作让我活得有精神
  • 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万里铁道线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