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三代人,续写传承与坚守

铁路评论   2024-08-15 00:01:48  0浏览 作者:叶志权

生活在铁路“世家”的邓应彪,今年已经54岁了,用他的话说,“从父辈到儿子,祖孙三代都在为山区普速铁路默默奉献。”

1994年,24岁的邓应彪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凯里工务段青溪线路工区的一名线路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参照着书本自学《技规》和《维规》,不断向师傅请教,在实践中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他的双手被捣镐把磨起了厚厚一层老茧,别人做一遍的活,他至少要做2至3遍,慢慢成为了线路养护的行家里手。由于自己的刻苦钻研,他先后在郎洞、玉屏担任线路班长。那个时候,工区管内的站专线P43、P50钢轨还有不少,木枕也比较多,钢轨接头下塌严重,尤其是小半径曲线作业时,用当时的话讲就是“每天在曲线里追着病害转,一天小跑下来,活还是干不完”。那时,调整线路几何尺寸,都是依靠铁棍、铁锤,几个人撬起枕木,然后敲打道钉,依靠道钉和枕木的咬合力,调整小半径曲线的转向数值,时间久了,木枕上都是道钉眼。由于道钉不能承受太大的力量,作业人员只能先更换枕木,再调整线路几何尺寸,很难保持线路设备状态稳定。

与铁路打了一辈子交道、临近退休的邓应彪,对父亲最初的印象,就是肩扛捣镐耙子在线路上捣固。“那时,父亲就告诉我,铁路人的工作都非常辛苦,做事也要格外有责任心。”他回顾父亲出生于1944年,1965年当兵,1967年转为铁道兵,1970年在成铁三段当工人,1975年6月来到开通运营的湘黔线玉屏工务段,1978年任线路班长,1980年担任线路工长,1989年在担任玉屏线路领工区领工员。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山区普速铁路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邓兴顺针对小半径曲线几何尺寸不达标问题,采取安装轨距杆固定几何尺寸的方法,对管内曲线进行加固,大部分轨枕也由原先的木枕更换为砼枕,木枕、道钉等零配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流行一句话:养路工三件宝——撬棍、耙子、大头镐。那是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在那个年代,列车经过钢轨接头时的“哐当、哐当”声变成了“咔擦、咔擦”声。

1994年邓应彪顶岗父亲工作,成为了像父亲一样的第二代线路工。跟两根钢轨打了30年的交道,线路上的安全问题永远是他关心的话题,他把铁路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了。”每次作业结束都是满身灰土。若赶上清理道床翻浆就更遭罪,一镐下去,脸上、身上都是泥浆。刚上班时,因为线路基础薄弱、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轨枕都是木枕,钢轨多数都是短轨,火车通过钢轨接头时,总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邓应彪如是说。

1999年5月,随着铁路体制的改革,原玉屏工务段撤并为凯里工务段,上级对线路设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线上既有的木枕全部更换为砼枕,同时使用扣板式扣件,提升设备质量。而且对维修线路的设备进行了再次升级,新装备、新机械也在源源不断投入到现场维修中。

2013年的时候,儿子邓杰退伍回家,分配到玉屏线路工区从事线路工作。实现了与父亲并肩工作的梦想。后来,邓杰又调到玉屏线路维修工区、线检组工作。2020年4月,因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较强,被推荐参加了全段首届后备工班长培训班。50天的封闭培训,邓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岗位知识,誓为山区铁路线路设备质量优质把好最后一道关。如今的他还在玉屏线路工区默默奉献着自己。作为一家三代工务人,邓应彪觉得他门见证了山区普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从蒸汽机车到和谐号列车,从12.5米短轨到500米无缝钢轨、从人工捣固到机械化作业……山区铁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祖孙三代人,经历了铁路工务维修体制和方式的变化,见证了山区铁路自开通以来50年的沧桑巨变,他们用一脉相承的踏实苦干精神,筑梦前行50载,为山区普速铁路建设继续奋斗,无怨无悔拼终生。

三代同属一个工务段,对于山区普速铁路的情怀不言而喻。生于斯、长于斯,邓兴顺至今仍住在玉屏站区铁路家属楼里。每日茶余饭后到一街之隔的老段部院坝里散步,是他多年不改的习惯。

“现在这里叫凯里工务段玉屏线路车间,名字换了,院坝还是老样子。”目之所及,一凳一石、一草一木皆熟稔于心,邓兴顺叹道,“但山区普速铁路的变化很大,机械化代替了大部分人工作业,近几年还新分来了很多学生娃儿,相信他们能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