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天地实现人生大梦想

铁路评论   2021-05-07 20:29:50  浏览 作者:长沙客运段    刘广

火车在铁道上行驶,由于钢轨之间没有缝隙,列车的行驶才会更加地平顺、安全,那么这硕大的钢轨是怎样做到无缝对接的呢?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早在2008年宋立波就参与了这项技术研究。(5月7日沈阳铁路)

         在舞台上看到口技演员经常模仿火车发出“咣当”的声,惟妙惟肖,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风驰电掣的火车运行。如今这种咣当声没有了,要归功于钢轨“接骨术”,过去线路上的钢轨25米一个接头,列车行驶轧过两节钢轨间接触的缝隙时就会发出“咣当”的声,沈阳工务机械段钢轨焊接高级技师宋立波,他将一根根100米的钢轨,焊接连成一根根500米的长钢轨,焊缝的上下左右,错口量控制在0.2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儿宽度。平凡中见证伟大,朴实中彰显崇高,宋立波以实际行动,证明铁路工人是有抱负、敢担当、可堪大任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宋立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铁路行业他专攻一域,在工作中长才干,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钢轨“接骨术”中,要想缩小误差,首先要保证需要焊接的两根钢轨,精准对中压力和温度精准达标,以便能让两节钢轨的横断面高度吻合,宋立波研究如何攻克这门技术,他反复进行多次测试,最后终于将误差值控制在0.2毫米。宋立波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奋斗拼搏,他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

       宋立波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同事同心同德,唱响新时代奋斗的主旋律。为了测试焊接的钢轨,需要经过多道测试工序,宋立波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找到了根源,对焊接设备、钢轨类型、作业环境等等之间的关系,研究透彻,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先后攻克了东北地区季节温差大、质量难以控制等课题。奉献“有我”,工作“忘我”,宋立波耐得住寂寞,他以赶考的姿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工作中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生活如尺,丈量着每个人的一小方天地,宋立波在这一小方天地中坚定对美好目标的向往,汇聚起磅礴的力量。钢轨“接骨术”在他的眼里是高大的,钢轨经过他的精雕细刻,连接着万里铁道线,宋立波把工作当成事业,日复一日地坚守,尺寸之功日积月累,终于成就了他的不平凡。(长沙客运段    刘广)

  • 青年在拼搏中成就华彩乐章
  • “五一”出行,切莫成为“熊家长”
  • 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 “华西天团”高铁救人,演绎“流动的爱”
  • 温馨服务解决重点旅客出行难题
  • 通过业务比武发现人才
  • 文艺创作要表达人民心声
  • 从“负重前行”到“岁月静好”,人民铁道尽情演绎
  • 迎接大客流更需要精准营销
  • 铁路文艺工作者要建设好铁路精神家园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