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窗”,传递公共服务“温度”

铁路评论   2021-05-07 20:23:28  150浏览 作者:唐凯、戴治国

近日,“敬老慢窗口”获得刷屏式点赞。

据媒体报道,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网络购票等情况,北京西站在南西售票厅、北售票厅开设无障碍敬老“慢”窗口,提供购票、咨询、12306网站注册等服务。此举是公共服务为民着想,贴近老年旅客现实需求,乃是切实可行的便民利民措施,也是适老化服务的应有之举。

此外,为提高对老、幼、并残、孕等重点旅客的帮扶力度,“036”候车室还设置了“重点帮扶区”;针对年纪太大无法久坐、手术后无法坐立的旅客,提供可躺式座椅……这些为“特殊”人群构筑的“专属”服务场景,恰似“润物细无声”,既温馨了他们的旅途,也营造了尊老、帮弱的良好氛围,让敬老、助幼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敬老慢窗口”的服务举措之所以受到社会普遍赞誉,就在于公共服务体现了人性化关怀,体现了服务应有的“温度”

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总难免会有些旅客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遭遇出行困扰。如:不习惯网购、只会用现金,或是腿脚不便,需爱心人士搭把手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让他们的旅途多了几番波折。作为公共服务的主体部门,应该“看见”或者已经“看见”了这一类群体的出行“窘迫”。

事实上,车站确实“看见”了。但“看见”之后呢?不是要求规则让步,而是让规则意识与社会善意充分结合。车站没有要求老年人“学习网购”来徒增实际困难,也没有让需要帮助的“特殊”旅客“碰运气”干等他人的爱心奉献,而是主动想好解决方案、把服务窗口打开,如春风化雨般为群众提供帮助,解决好问题,免除现实窘迫。

不仅看得见、想得到,还做得到、做得温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主动性、积极性,最为难得。

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随着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完善,让人们烦心、忧心和揪心的,不见得总是什么大事,民生喜忧就体现在点滴小事上。为群众办事,就要着眼于微事、细事,紓民困、解民忧、暖民心,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成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做好事关群众的具体工作,就要既倡导规则意识,又彰显制度温度。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是口号,也不是形式,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敬老慢窗口”是如此,也期待社会还将有更多切实满足群众需求的“窗口”,让公共服务更有爱、更有温度!(唐凯、戴治国)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