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服务彰显铁路初心
铁路评论 2021-02-10 23:27:41 203浏览 作者: 樊佳在辽宁朝阳站候车室,铁路工作人员正在帮助脱网老年人代扫“健康码”,进行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办理手续。山东潍坊站推出全国首个站台悬挂式车厢位置标识,给旅客出行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广西柳州站启用智能图像识别安检查危系统,在保证旅客安全出行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旅客安检速度,通行效率比过去提高了三倍。(央广网)
疫情肆虐的春节,给冬天平添了几分寒意。疫情中,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旅客感染风险,考验着铁路部门的防控能力。而如何服务好老年人、脱网人群等特殊弱势群体,更是考验着人民铁路的初心和担当。
“人民铁路为人民”,这是铁路对党和国家最庄严的承诺,也是全国几百万铁路职工的初心。本着这样的宗旨和初心,在铁路总公司的统筹部署下,全国铁路职工迅速反应,在强化春运疫情防控,做好货运物资调配的同时,不惜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到为旅客、特别是特殊弱势旅客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中。
铁路是国企,国企的责任和担当,使得铁路人在疫情当头,能迅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做出最符合人民利益的抉择。从公益性的“慢火车”到“最美扶贫高铁”张吉怀铁路,从长久亏本运行的普铁客运到大部线路亏损的高铁客运,铁路为各个地区,各类人群提供的的各式各样的不为盈利,甚至主动亏损的“个性化服务”,打的从来不是铁路自身的“小算盘”,而是国民经济的“大算盘”。脱贫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安全顺利出行,同样一个都不能少。《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的雄文,我们铁路人一直在学习着,践行着。
高铁越来越多,路网越来越密。从“四横四纵”到“八横八纵”,“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不断在落实。疫情无情,铁路有爱,越织越密的交通网上,铁路人的初心在永不停歇的涌动,持续的为人民提供着各种个性化服务。